第20页

这是他拉出人马第一次明刀明枪与人干仗,在他看来,那是绝对容不得半点闪失的。好在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些小伙子拉出去,打得有声有色,以至于他的后备计划一系列安排都没有用上,这也让他信心大增,看来,自己的这样练兵的方法,还是行得通的,至少,对付这些私盐贩子,一点悬念都没有。

既然这些家伙不开眼,黑吃黑吃到自己这个地头蛇的身上来了,那么,也别怪自己不给对方一点活路了,他在心里暗暗发狠道:这里是我的地盘!谁敢伸爪子进来,就要有被剁的觉悟!就像是丛林中的野兽标记自己的领地一样,余风觉得,有必要给自己的领地划分一下范围了,同行是冤家,恶意竞争的同行,更是冤家中的冤家,这一点,他是绝对不能姑息的。

“这些盐货是我们灵山的,留下盐货,滚出灵山去!”

如果大明朝有流行语的话,那么这句话在崇祯五年的灵山卫,一定是最为流行的话语,甚至连丫丫学语的娃娃,都能奶声奶气的来上这么一句,可见这句话在灵山卫的流行之广了。

余风的标记领地的行为,直接打击了原本一片混乱的私盐市场,这句话,在几十个人拿着武器械斗的时候,显然格外的威风,至少,余风的手下都是这么的认为。

……

……

时间过得飞快,还真应了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这句话,至少,余风是这么觉得的,进入了崇祯五年的腊月,这灵山盐场附近的私盐贩子已经绝迹,所有收购私盐的盐商,除了找余风一家买卖,再没有别的途径。所有不信邪的人,都已经变成了一具具尸体,埋在了深山的丛林里。

余风手下的人,现在也打出了名头,由于余风平时都是管那些长长的竹竿叫做“矛”,大家对于这些拿着长竹竿的凶神恶煞们,也一概称之为“长矛”,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居然就被人传做了“长毛”。

对于那些和灵山盐场有着关系的盐枭,长毛们也没有赶尽杀绝,但是,要是这些盐枭来灵山盐场来拿货的话,却是绕不过长毛们这一关,这些盐枭虽然和灵山盐场有着多年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利益相关,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拿到盐货,但是,要经过这段地面,那可就得真金白银的打点,要不,留下一半的盐货也行。

这样的措施,直接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过鉴于他们单打独斗实在不是这些长毛们的对手,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密谋。快到腊月的时候,那些大大小小的盐枭们,是在是憋屈不过,纠集了一两百人,和长毛们大打了一场,这一场,长买出动了近百人,争斗的结果,是盐枭们丢下了二三十具尸首,一哄而散。

江湖争斗,也有这样的规模,但是,死伤这么血腥的,却是不多,心惊胆战的盐枭们逃了回去,怕长毛们赶尽杀绝,不得不备下重礼,辗转托人送到赵家村,以求平息长毛们的怒火。

打不过,还得送礼上门,别提这些盐枭们有多憋屈了,但是,尽管给长毛们好处,他们还是能赚些银钱,比起从事其他的行当还是要丰厚多了,这人是最现实的,两下一比较,这些盐枭们也就安分下来了,直接承认了长毛们在这片地面的龙头地位。

余风现在在赵家村,不,在整个灵山,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了,原因无他,余风有钱了。灵山盐场的盐货出售,至少有八成要给余风交份子钱,而这灵山附近所有的私盐买卖,基本上已经被余风给垄断了,这些买卖来的银钱,即便是赵总旗,也看得暗暗心惊。而余风作为赵总旗的女婿,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秀才功名,千户所的千户,百户,甚至总旗,身份都比他要高得多,但是,见到余风的时候,人们恭恭敬敬的表情,可是远远的超过见到上面的这些人。

这恭敬,可不是平头百姓见到官差的那种浮于表面的恭敬,而是实实在在的恭敬。要知道,这个卫所,差不多近五个百户的人,都是在给余风煮盐熬盐,用余风收盐的银子去贴补家用,更有不少的人家,本身自己家的儿郎,就是在长毛里直接帮着余风做事情,这想不恭敬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