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余风记得,被那些高丽棒子在后世吹得神乎其神的“军神”李舜臣,好像就是这明末的人,确切来说,应该说是万历年间的人。那么,慕海涛所言的朝廷出兵,应该就是说的援朝抗倭,大明朝援朝进行的战争了,不过咱泱泱上国,显然没有高丽棒子那近似病态的自尊心,对于朝鲜来说,可能只是国战,在史书上自然是大书特书,但是对于明朝来说,不过是边缘之地,屁大点地方,几个属国互相折腾,对于闹得凶的,自然大明这个老大要出面压一压,所以,这援朝战争,史书记载得语焉不详,倒是在后世给了高丽棒子不少可乘之机,让他们多了不少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机会。

我们来看看史书记载的资料,当时入侵朝鲜的是丰臣秀吉,玩过太阁系列的都知道,就是那个叫“猴子”的家伙,很不厚道的趁自己老大嗝屁的机会上位的那家伙,当然他入侵朝鲜,是多少人呢?日方的资料,是五万人,韩国方面的资料,是十二万人,而中方的资料,是七万人,具体多少,咱也不必深究,只要知道当时丰臣秀吉的大军,号称是二十万。我估计连辅兵伙夫全凑近去,也凑不出二十万这个数字来,想一下,当时日本还是战国后期,找块荒地盖个草屋就号称是城,有了城加上几个武士农民就敢自立为一国,那几十上百人就敢攻城的笑话,也就在那一方风水宝地才有可能发生。

二十万人,渡过朝鲜海峡,那得要多少船只啊!

好吧,好吧,就算他二十万人呢,那么,我们来看看后世被称之为万历年间援朝战争的转折点———碧蹄馆战役的明军战报。在这之前,光是日本人追着朝鲜人打了,这之后,朝鲜人也能还手了。

此役明军斩获日军首级167级,夺获军马45匹,兵器91件,明军阵亡264人,伤49人,损失马匹276匹。

光看一场战役的战报,未免有点偏颇,我们在看看号称恢复了朝鲜半壁河山的平壤之战又是如何,明军战报,是役,明军报斩首362级,生擒5人,而朝鲜方面的战报是,斩首1647级。

这都是什么事情啊,在中原大地上,这样级别的战斗,就是一个小山沟里也能打出来,还战役,还大捷,我勒了个去的,不是我诋毁明军的战力,实在是这……,真的没有什么好吹嘘的。

当然,这些史实,余风未必知晓,但是,从慕海涛的话中,他还是听出来了,朝鲜,此时就是一个十足十的软桃子,谁都能上去捏一捏,就连朝廷的卫所,也把到朝鲜劫掠当做是惯例了,也不知道那位“军神”李舜臣死了没有,不过,就算没死,几百农民一样的卫所兵,也就在朝鲜的土地上乱逛,好像是自家菜园子一样,那朝鲜的军兵是什么样的素质,也可想而知了。

“如果中原乱起,朝鲜未必不是一个避祸之地?”余风暗忖道:“如果是我尽了全力,仍然不免要倾覆在这历史的大潮中的话,那我何不早早为自己安排一个退路,狡兔尚且三窟,我未雨绸缪,也不是不可!”

“你把你学塾里的差事,先放下吧,去薛家岛,挑几个信用过的人,最好是登州本地人,给我办以下几件事情!”

慕海涛肃然听令,能够外派差事,当然比在学塾里教书更好,教书可教不出功名富贵来,尤其是他刚刚想到的那些不敢言之事,更是心神激荡,恨不得立刻就投身在这大业中才好。

“第一,朝鲜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谁主政,谁当权,面对登州的地方官员如何,军兵战力,百姓生计我都要知道,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派人亲自走一遭。”

“第二,登州是有港口的,这港口的具体情况,你要给我查得清清楚楚,平日是都是停靠的哪些船,什么样的船,若是朝廷要船,是个什么章程,你是当地人,这一点不用我教你吧!如果还能找到当初去过朝鲜的老兵,不妨用起来,到时候,当个向导什么的,也是好的!”

慕海涛连连点头,余风的意思,他清楚的很,此刻,他正为自家大人从善如流高兴,也为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重视感到激动,自己不过随口一提,没想到,大人如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