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陈登笑了笑,不急不缓的说道:“阁下说天子垂拱而治,可纵观桓灵二帝以来,或是外戚,或是宦官,亦或是后宫秉政……一个个,只求权利,不求天下的安宁。如此情况,如何挑选似周公、霍光这样的人呢?焉知,挑选出来的人,不是第二个王莽!”

一番话,擂台上的儒生,无不变色。

虽说经过了黄巾之乱,汉室的根基愈发崩坏,可这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西汉、东汉数百年的积累,天下儒生和百姓的心,都向着朝廷。甚至,天下各地的官员,大多数也都是心向汉室的。

陈登骤然提及王莽之流的人物,问题不可谓不刁钻。

这个问题,触及到在场儒士的底线。

法正虽然年轻,却少年老成,心思缜密,他微微一笑,不急不缓的道:“谁是王莽,谁是霍光?这,得看天下正义之士的眼光。”

“在座的衮衮诸公,都是心思灵敏之辈,更是忠于汉室的中梁砥柱。”

“似康成公、伯喈公等天下大儒,似王州牧、吕将军等庙堂之上的官员,都是一等一的忠贞之士,他们行事老练,目光如炬,难道看不出奸臣的面目吗?”

“有这么多人,焉能容忍王莽这样的人存在吗?”

“若是这么多人阻止不了一个王莽,天下的儒生还有什么用处呢?干脆投笔从戎,自己去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罢了。”

法正一番话,不卑不亢。

陈登眉头一挑,心说,眼前的小子不简单。

法正的话,没做有用的解释。然而,法正却把郑玄、蔡琰、邴原等人,甚至连王磊等人都绑在一起,打着儒生和王磊的大旗。

这是以大势压人,让陈登无法反驳。

面对如此情况,陈登还能说郑玄和王磊阻止不了一个王莽么?

然而,陈登却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