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直到现在,吴世恭还一直以为自己的汝宁军是最后突围的一支明军。在黑夜中,吴世恭不可能向着四处派出大量的侦骑,所以他认为所有的明军都溃散了,他们早就已经全部向南逃窜,而洪承畴也在逃窜的明军中。
再说,汝宁军出营整队就花费了不少时间;搜罗物资和溃兵也花费了时间;越过三道壕沟更花费了不少时间,再加上汝宁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因此,吴世恭理所当然认为其他的明军都跑到了自己的前头。
可吴世恭根本没想到,原来蓟辽总督洪承畴根本没有走,他那里还留有一支军队,因此,吴世恭就急切地想了解清楚,想要知道洪承畴那里的所有情况。
经过了一番问话,吴世恭才知道:原来在明军全军溃败的时候,洪承畴因为精神失常,根本无法有效的发布命令。而且他也根本不愿意随军而逃,因为他不敢面对朝廷的问罪。
见此情形,辽东巡抚邱民仰只能代为下令了,他命令剩余的明军全军撤入松山城。而在这时候,洪承畴身边也只留下了玉田总兵曹变蛟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这两个老实孩子了。再加上松山城内的守军,洪承畴身边就留有三万多人马。
可是在精神失常一阵后,洪承畴也清醒了过来。松山城是个小城,城防也不坚固,所以城内根本安置不了这么多的大军。而且现在的清军正在围杀先行逃窜的明军,还没有集中兵力围城,所以现在不走,那就再也走不了了。于是洪承畴就下令,让曹变蛟和王廷臣率两万人乘夜冲击敌阵。自己率领一万多人固守在松山城内。
如果曹、王二人能成功冲破敌阵,那洪承畴将立刻率军跟上,争取把这支明军带回宁远,为明朝多保留一支军队。更为了加强冲阵的成功率,洪承畴就派出了大量的信使,想要让前面已经冲出去的明军返回接应。当然,洪承畴也知道那些明军听令的可能性很小,但死马当成活马医,洪承畴怎么样也要去试一试。
而那位把总就是冲破清军封锁仅有的几位之一,他幸运地来到了吴世恭这里。而肯领受这样敢死命令的,肯定都是洪承畴的死忠,所以那位把总就在吴世恭面前磕头泣血,要让吴世恭即刻返回。
“这样啊!”吴世恭已经在椅子上坐不住了,他在大帐中来回徘徊、权衡利弊。过了好一阵,吴世恭终于下定决心,他对迟明吩咐道:“全军休息三个时辰,之后立刻返回,接应督师大人出来。”
接着吴世恭又和蔼地对那位把总说道:“军中儿郎确实太过疲惫,养精蓄锐完再与督师大人汇合。你也早些下去,安心养伤,明日与本官一同回去吧!”
“多谢吴大帅!多谢吴大帅!……”那把总又“噗通”下跪,是连连磕头,几下过后,他的额头就磕出血来。
第761章 南逃明军溃不成军
对于是否要去救援洪承畴,吴世恭当然要去权衡利弊。好处有一二三四,坏处也有甲乙丙丁,吴世恭无非是选择一个最有利汝宁军的计划。
所以考虑到最后,吴世恭还是选择了两军汇合,共同突围。
这当然不是为了洪承畴。现在只要是一个明眼人,就知道就算是把洪承畴救回辽东,他也是个活死人。遭受了如此惨败,洪承畴就已经在朝廷中失去了政治生命。既然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吴世恭也绝不会用汝宁军儿郎的生命来换取洪承畴的安全的。
而吴世恭看中的是洪承畴身边的三万大军。要知道,此次朝廷所动用的可是辽东和东线长城沿线的所有精锐明军,一旦全军覆没,那整个明朝北方就完全向满蒙大军敞开了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