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兰有些犹豫,调来市里?那跟以前的那些朋友,可就真的要断了。可她想了下,就算继续留在县里,貌似那些也不再是交心的朋友了。
“好吧,回头跟你爸说一下,让他找找关系,妈来市里上班。儿子,要不你今年高考也考省里的学校算了,工业大学不挺好么,别离家太远了。”
她来市里,儿子又去京城,这比读高中的时候离家可远多了。而且到了京城,也没人照顾啊。
“妈,我是去学习的,当然是挑好的学校。而且京城那边也有公司,我不得去看着点?一年几个亿的利润呢,您放心让别人看着?”
杨素兰小心翼翼的问道:“儿子,你这天天公司学校两边跑,学习成绩没落下?能考得上名校?”
“妈找人打听了,工业大学这边,你爸找找人,只要你够分数线,随便挑专业。京城那边,咱们家也没人啊。”
章杨抬头望着天花板:“妈,什么找人啊。真要是用这种方法,您信不信我读国外的名校都轻而易举。”
就算是斯坦福什么的,他们也有许多学生的名额,是靠着捐款拿到的。否则那些名校哪儿来的那么多钱,用于学术研究?
而且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也都会给母校捐款。表面上看是回馈母校的教育,实际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比如免去一定的税收,增加知名度,还有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被推荐进入名校。
在美利坚那边,许多学校的录取不只是看成绩,还看谁给你写的推荐信。你说推荐信这种东西,难道不是关系吗?
“反正你自己想好,要是考不上,你考虑过复读一年吗?”
“妈,我能考上。”
他已经找到了前世的几套辅导题卷子,记忆中前世的高考题目,跟这里面有好多道重合的,据说这是某出题组老师主编的辅导题。
其实每年高考、中考等都有同学做过原题,一字没改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