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且慢!”这一下,不是诸葛亮或者刘晔,而是张昭。

“哦?子布先生有什么问题吗?”董昭问道。

“公仁先生!”张昭看着董昭,冷冷地说道:“欧冶子,乃春秋时大匠,一生共铸八大名剑,为越王铸: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为楚国铸:龙渊、泰阿和工布三剑,在下从未听说,欧冶子乃是吴国匠师,更加没有听说过,欧冶子竟然还铸有一把‘漪剑’!公仁先生,你莫不是以为我东吴无人读过书么?”说完这话,张昭就双目如电,紧盯着董昭不放,他自从一听到董昭说什么孙武之剑,就觉得董昭要找麻烦了,所以,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堵住他的嘴再说。

“哈哈,可怜张子布你名满天下,居然如此不知变通!”董昭又是大笑,不过,他的心中却是暗暗得意,因为他来的时候,早就想过可能遇到的问题了,岂能回答不出来这个提问?这也是许成的使臣跟其他诸候的使臣不一样的地方,许成的使臣在出发前,都要先预演一遍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由所有人帮忙找出应对之法,然后,才会出发,具体情况再凭使臣自己的机智应对,而其他诸候的使臣就不一样了,靠的只能是一个人,这当然就有所不同了。

“变通?难不成就能让欧冶子由越国人变通成吴国人不成?”张昭反问道。

“请问子布先生,可知专诸刺王僚之事?”董昭笑嘻嘻地问道。

“当然知道!专诸受阖闾派遣,以献鱼为名,暗藏匕首于鱼腹之中,尔后,一击成功!”张昭说道。

“专诸所用何物?”董昭笑问道。

“鱼……”张昭突然看了一眼董昭,吸了一口气,这才无耐地说出了那三个字:“鱼肠剑!”

“是啊,鱼肠剑不是越国名剑吗?怎么反到了吴王阖闾手中呢?”董昭又追问了一句,不过,张昭却是不愿回答他了。

见张昭不再发话,董昭也不再逼问,自顾自的解释起这柄“漪剑”的来历:“欧冶子本在铸剑,可是铸剑炉就是上不来火,眼见天时将过,最后,急怒之下,他就欲以身殉炉,恰好,此时孙子经过,言人之精华,皆在指甲、头发,可以指甲、头发投入炉中,代身为殉,结果,欧冶子依其而行,果然炉火大盛,剑因之而成,于是,欧冶子就将之赠与孙子,孙子持此剑,领吴国大军旬日之间亡楚,要不是申包胥在秦庭之内大哭七日七夜,感动秦王,楚国恐怕早就无法复国了,不过,楚国能够复国,恐怕也是因为孙子不耻阖闾在大胜之后纵兵抢掠,恣意享乐,独自离开的原因,没有了兵圣之助,阖闾纵然有伍子胥相助,也无法对付秦楚联军啊!而这柄‘漪剑’,也从此下落不明,也因为它的主人声名太盛,所以,它反倒不如欧冶子所铸其他名剑出名了,光芒都被孙子之名掩盖了呀!”

“……”孙权直勾勾地看着手中的宝剑,心中振奋莫名,好剑呐!

“吴候!”董昭见孙权失神的意思,连忙出声叫了一声。

“嗯?啊,公仁先生,这把剑我收下了,多谢了!”孙权依旧是看着那柄“漪剑”,连头也不转。

“这个,吴候,这把剑并不是送与您的呀!”董昭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