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拍文艺片出身的,拿的奖不比王清松导演少,但他只会拍文艺片。

这次的剧本是个警匪片,看题材就知道是商业片。

他非常固执地想要将商业片和文艺片进行融合,这不是他第一次尝试,但是范晓蠡导演,名字里头虽然带了财神|的|名字,却实实在在不会赚钱。

反正之前他拍的每一部商业片都扑了,票房最高的一次,刚过两千万,问题那次投资就将近两千万。

圈子里都说,投资范导的商业片,纯属钱多了扔着玩,投资他的文艺片,运气好能从国外电影节捞个奖回来,运气不好,直接就过不了审,当然这两者也可能并存。

总之,投资有风险,造作需谨慎。

段琮之好歹是在圈子里混了,当然也听说过范导的大名,大致翻了翻了剧本,问薛平:“他是不是拉不到投资了?”

所以来创视碰碰运气?

创视经常让自家艺人带资进组,一边拿演员的抽成一边顺带着投资挣钱。

薛平咳嗽一声:“他给你发邀请肯定有要创视投资的意思,不过这次的剧本我看了,还行。”

“对你来说也算个机会。”

段琮之点点头,问他:“那我演哪个?”

“那边没说,你看着来。”

薛平如果觉得他适合哪个角色,应该会直接说,让他看着来的意思是,两个他都可以试试。

《问剑2》中无尘说是男二,戏份也不比主角少多少,薛平不可能回头让他去演个小配角,他还没到能友情出演的份上。

段琮之用一上午的时间过了一遍剧本,整部电影有两个主要角色,主角梁安,反派顾随。

顾随这个人有点复杂,段琮之看着看着就明白为什么范导的商业片容易扑了,他大概是想要讲的东西太多。

商业片,更注重牵动人的情绪,不论是剧情还是感官的刺激,都是直白的,它追求最大的票房,没有那么多含蓄的隐喻暗示,甚至有公式化的套路。

文艺片则更多的引发人的思考,要细腻得多。

范导这部片子,大概算是权衡之后的结果,大体上就是惊险刺激的警匪片,但是顾随作为一个幕后大boss是个很特别的人。

他精致脆弱,又无恶不作,像玩弄人心的魔鬼,在夜色中低语,引诱人走上不归路。

剧本中展现的只是顾随的一部分,更多的被隐藏起来了,顾随比梁安更让段琮之好奇。

不过段琮之大致回忆了一下剧情,梁安有好几段打戏,还有警匪片中经典的枪战、追车的戏码。

范导应该是冲他的身手来想让他演梁安的吧?

段琮之不是很确定,他自认还是跟梁安比较像,唯一的那一点不确定在于梁安只是小帅,他好像长得太好看了。

他试镜的时候是不是要先化个妆让自己看起来普通一点?

段琮之准备得很认真,这不是投给创视的剧,剧本也不能往外放,他没法直接跟老师探讨剧本,但是表演技巧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