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比他晚一步来到值房,一进门,便眼神忧虑地看了韩皎一眼,走去自己座位。

韩皎沉住气,等周浩忙完手里公务,才寻了时机与他搭话。

周浩是此前皇子抄策论事件,被一起叫去上书房的庶吉士之一,因为亲耳听皇帝让侍讲朗读韩皎的策论,又全程看见韩皎泰然自若的行止,从那天以后,他就对韩皎发自内心的钦佩。

这几日,周浩跟韩皎日益亲厚,却不料韩家居然遇上这样的事情。

父亲被刑部提审关押,是很不光彩的私事,周浩不清楚韩皎愿不愿意与人提及,所以未曾主动搭话,见韩皎来寻自己,立即有些不安的站起身。

“盛广兄,借一步说话。”韩皎低声请周浩去值房外说话。

周浩的父亲是礼部官员,虽然与刑部毫无关联,但品级可参与早朝,应该清楚昨日具体发生了什么,韩皎走到廊庑下无人之处,立即向他询问内情。

由于韩老爷被弹劾罪名尚未有所举证,所以没被刊登在朝廷邸报,父亲被刑部关押待审无法联系,所以韩皎甚至不清楚父亲究竟因何获罪。

周浩见韩皎直言不讳,便立即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

吏科都给事中弹劾韩皎父亲韩玉深罪名有二:

起因是在半年前,工部兴修江南行宫,有江南的建材商人,状告督工太监私下受贿,越权撤换了朝廷选定的建材供应商。

此案送至京城大理寺复审时,恰好是韩玉深主审。

案子判得没问题,朝廷也撤换了督工太监,问题是定案后,韩玉深另外上了篇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