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圣上关于陇陕之战的旨意初到郢王府时,姐弟俩正在后院爬树,闻言手拉着手从树上下来,一边拌嘴打架一边兴冲冲说要参军要带兵的曾经。
看见了后来在陇陕战地他们一起调皮捣蛋,她和他比赛爬墙却从高墙上不慎摔下去,他想拉她没有拉得住吓得脸色大变的窘状,不同的是,她坠马的那一刻,他却及时拉住了,完全可以弥补自己上一次的遗憾和后悔。
“睁大狗眼瞧瞧,刀枪指着王爷和公主?!”王爷?公主?从来都是他们在军营里混日子的通行证,可是,在那一晚,冷风急雨里,却令他产生了一丝因畏死而起的歹念——
追兵就快到了,再等下去,两个人都走不了。她只是个公主,他却是个王爷。
“对不起……雨祈姐,我……”他不忍心她死,却更不想自己送命,所以满眼泪水地颤抖着最终还是强行松开了她的手……
他知道他一生都忘不了,从马上坠下的瞬间,雨祈那充满希望又迅速暗淡最终绝望的神情。
“大丈夫当不畏死,趁年少建功立业,马革裹尸幸事也……”雨祈姐,我总爱跟你吹嘘,这乱世间,又有几人,当真能说到做到?
“对不起,雨祈姐,对不起!”他于梦中大喊大叫,也不知现实中说出来的是什么胡话,清醒时他全身滚烫,只觉得自己被一人温柔地抱在怀里:“小王爷,小王爷!”
“小翠姐……”他哭着想求雨祈原谅却不敢,只能懦弱地躲在侍女的怀抱里。
小翠好不容易才哄小豫王再次睡着,给他点了香确定他安寝了还不放心,便索性坐远些挑灯补了会儿衣服,约莫三更时分,衣服也补完了,她仍然守着小王爷不敢睡,为了克制倦意和无聊,便蘸了些水用手在案上写字。虽然不认识几个大字,但却会写“山”,写了几行都是山,看小豫王似是要醒,一惊羞红了脸,急忙以袖拂去,前往看护才知虚惊一场。
那晚,西面的厢房好像传出过争执,因为隔了好几间又有风声雨声掺杂,故而小翠不可能听得清。
那是喧宾夺主的小郢王完颜琳,正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下属破口大骂,然后莫名其妙就牵扯到常牵念的忠诚问题。
“属下可以对天发誓,从未与曹王有半点瓜葛!”常牵念何等委屈,自那日从棺材里被完颜永琏抱出去,他就再也没被郢王府的人尊敬服从,类似这样的猜忌从上到下不止一次。
纵然如此,他也不曾屈服于曹王和仆散揆等人,或明或暗的轮番撬墙角攻势。
“哼,那你要如何解释,当日曹王为何竟知道我们和丁志远里应外合的时间?”完颜琳咄咄逼人。
“小王爷您为何光怀疑我不怀疑丁志远?林匪那边一直在传,丁志远早已投降了曹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常牵念也不想冤枉好人,但奈何丁志远和他一定是非此即彼。
“林阡的鬼话能信?!”完颜琳向来不动脑子,“丁志远有被曹王抱出来?有和曹王眼神交流过?”
“小王爷既不信我,何不一钩刺死我?!”常牵念愤然将他的钩反向递送。
完颜琳退后半步色厉内荏:“常牵念你别以为我不敢!”壮着胆子上前要握,突然一个闪电打在窗沿,吓得完颜琳又后退两步,常牵念却是半步未移,定定望着他。
郢王离开河东带走了所有人,只留下常牵念一个看家护院,这就说明郢王把他看作最心腹的那一个,将整个郢王府、黑虎军都对他全权相托,常牵念岂能不心怀感激,发誓为之抛颅洒血。既是推心置腹,他当然也知道郢王在河南的布局。却未想,遇到这么个少主。直觉,王爷他所托非人。
郢王想做什么?这个十月,起先还只是因为雨祈出事,感情用事、听天由命地行棋去制衡曹王,但后来几日,郢王听说黑虎军被接二连三抽调,才知曹王真在变本加厉地假道伐虢,那好,那我就借力打力,反向侵吞你的功业,对中线这战场分一杯羹!
一切,本就和过去一样按部就班。谁想,伴随着军情的紧急、形势的诡谲,越来越多的秘密情报里,还夹杂着一份关于圣上的身体危殆。好像从河东回去之后,圣上的身体便一直不好,甚至传出过数次的“命不久矣”。
是掀天匿地阵的预言应验,还是在河东发的毒誓应劫?郢王爷如何肯信这鬼神之说?圣上他,恐怕是被人软禁、控制、任凭摆布了!试想,圣上原本是要和林阡休战的,莫名其妙半日之内又发动南征,根本就是被曹王、仆散揆那帮人劫持!
“不知圣上他到底怎么样了……”常牵念从小郢王的厢房里出来时,前所未有的心念沉重,他当然怕曹王等人图谋不轨、弑君篡位,但更忧心郢王的安全,圣上如今正值壮年,郢王蛰伏久矣才刚有起色,完全可以有条不紊地与曹王分庭抗礼,但完颜璟若是不合时宜地现在就驾崩,怕只怕郢王会为了争抢皇位乱了自身节奏,反而遭到曹王的泰山压卵。但完颜璟身体现状到底如何?此时不抢会否就真的失去机会?
常牵念自小被灌输忠君报国之念,愿见郢王起兵勤王,铲除曹王那些奸佞,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然而,那绝对不是现在,不是这个郢王还不够强大的现在,更不是以完颜璟被人残害身心不幸暴死拉开权力斗争的序幕。
“圣上他到底怎么样了?”同样的关心和焦急,也出现在薛焕的神情,自回到中都以后,完颜璟的身体是真的一天不如一天,薛焕遵循圣意不曾对外公布,但找了好几个可信的太医都摇头说不知病症。
几日后终于有太医察出端倪:“圣上似是中了一种奇毒,经年累月才能发现……”
“是蛊毒吗?”薛焕心念一动,虽知林阡不是那种人,但也怕何慧如下黑手。
“只怕,在这膳食中……”太医诊断后,确定不是病而是毒,便刻意检查了完颜璟的膳食,银针上的黑不仔细都看不见。
“太医,此事不可声张出去。”薛焕冰冷着脸,攥紧了拳,他就说啊,完颜璟身体这般壮健,怎可能突然就卧病不起连连咳血。
从那天开始,薛焕不允许任何他不放心的人靠近完颜璟的膳食,完颜璟吃什么喝什么,全都由他的人做了送去。
后宫里,不管李妃、范氏还是贾氏,哪怕她们亲手做的点心,也一律被薛焕拦了下来,不过不能扔,只能饿了就吃一口。
李妃倒还识大体,看完颜璟似乎有好转,还赞赏了薛焕谨慎细致、栋梁之材,贾氏却哭哭啼啼,积怨所致,破口大骂,薛焕你好大胆子,范氏面带忧色,一声不吭,说不得几句就抹泪走了。
她三人一旦离去,薛焕便示意亲信们分别盯梢,看她三个枕边人哪个是歹徒的可能性最大,“毕竟这毒下了好一番时日了。”
当夜,范氏便露出马脚,从偏僻处叫她的侍女放飞了一只信鸽出去。
“下次再犯,拦截下来,看她传信给谁,有何密谋。”薛焕如是说。
“中线没有内容”?林阡笑拍吟儿头,不过是她太笨、看不懂罢了。
十月的邓州、唐州一带,金宋双方的明争之所以破天荒地锐减甚至出现空白,是因为传闻完颜璟近来身体每况愈下,郢王府、曹王府、豫王府以及潜在的黑手们相互暗斗、刚好云集于邓唐后方使金军出现内乱。即使这帮人在后院擎着火把还没点燃,前线的完颜匡也不可能完全逃得开。毕竟后方高手和前线将领有所重叠、黑虎军调动难免会遭掣肘,更何况各方势力都从一开始就把这位宗室、重臣算计在内——
身为南征右副元帅的完颜匡,做过豫王府教读、皇太孙侍读;当过中都路教授、有诗文传世;又在抚州任上,于边境迎击外敌,战功煊赫;另外还提点过太医院……这样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才,难得还在完颜璟心里是位清清白白、没被任何一个王府卷入的“忠厚之人”。名声那样好,岂能不拉拢?大概越白的东西,墨就越想去染。
虽豫王已逝世近两年、郢王和曹王皆身处西线,但自十月中旬开始,他们的儿子和麾下们便在邓唐热闹一堂,小郢王完颜琳,麾下有常牵念、黄明哲、丁志远,小豫王完颜按带,麾下有段亦心、齐良臣,小曹王完颜君附,麾下有完颜瞻、移剌蒲阿,并得黄鹤去等人从河东会师……
粗略一看,曹王府最强?然而豫、郢二王府素来交好,豫王还是地头蛇,郢王的黑虎军又有不少被完颜匡抽调至此……加上完颜君附实在不喜欢那个遇到林阡就打败仗的黄鹤去,据说三弟曾指明他“有反骨”,故而完颜君附多半当他不存在……综上,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曹王府势单力孤,当然了,完颜君附不可能如他二弟那般不中用。谨记父王教诲“杜绝黑虎军作乱”的同时,该有的合纵连横还是得有。完颜匡此人,完颜君附不光看好他名声好,更看重他实力强。
而在林阡看来,曹王派狠辣的君附而不是宽仁的君随前往邓唐后方,动机绝对不单纯,或许曹王是想在不影响南征的底线上,从一定程度对豫、郢两家都假道伐虢?只不过林阡很难通过区区一份情报就把握出曹王的那个“度”。
金军内部暗流汹涌,宋军却不能掉以轻心,一则,河东之战完颜永琏和仆散揆连续两次用“不和”的幌子麻痹过宋军,这几个王府在局内斗得再狠,完颜匡都未必不到局外用这第三次,而且完颜璟是否真的病重也有未可知;二则,这样的多方角逐,形势并不稳衡,随时都会决出胜负然后由获胜方整合对付南宋,这“随时”,宋军一定要反应得过来。
故此,目前身处邓州的洛轻衣、青城大弟子,唐州的穆子滕、彭义斌,邓唐之交的吴越、李思温,全都在做紧锣密鼓的战备,间或同完颜匡及其三路部下驱兵接仗,同时也趁这机会好好地拓展据点;而另一厢,不管是身处郢王府的黄明哲,抑或是深陷敌境的莫非,都是情报战所系的关键“掩日”,他,是中线战场最不能懈怠的那一个。
莫非也确实不曾懈怠,一方面是他职责所在,中线的海上升明月务必尽快充实,一方面,是雨祈的病情令他轻松不起来,唯能以不停地做事来冲散心绪……因此初来河南的那两日,暂住在豫王南阳宅邸的他,真是连轴转地一会儿作为掩日去联络下线一会儿作为准驸马去安排黑虎军,一会儿、一会儿?不,是一边、一边。
细作,都是如此,活不出自己。
陇上月,淮南月,明明同一片,为何看着截然不同?剑阁雨,南阳雨,本非一场,为何淋着一样。
远去,都远去了……如儿,不知为何,初见此地山岭起伏、河谷纵横,甫一听到那些彷如埋伏在空气里的民歌,我便意识到,这是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不只如儿,就连雨祈,都变成了回忆。每当孑然一身穿过街巷、单影孤人进出军营,他都被现实提醒,那个如影随形语笑嫣然的小跟班,苏醒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如今这一切全都是为他所害……
天明后,外面虽下着大雨,他却还是借故出了府,没有别的原因,郢王妃隔三差五歇斯底里,哭得他倍感抑郁,不得不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完颜永功你还我雨祈来!”“我宁可自己死,也要换她活着……”“雨祈,醒醒看看母妃!”呵,现在知道呼天抢地了?那为何这些年来都嫌弃她脸上挂着那契丹女人的笑?人都是这样贱,拥有的时候不珍惜。
他打心底里排斥郢王妃,但这口恶气却不能出,攥着的拳头又松开,没别的原因,他是莫非,是掩日,终究不是黄明哲,不能过多地代入那虚构人物的感情。
所以就这么出来了,浑然不顾府外连绵的秋雨。很快,雨幕就将他视线混淆得模糊,睁眼闭眼,全是雨祈过去的音容笑貌。从她出事的那天起,他就知道今后陪伴他的将会是一生的忏悔、歉疚和苦涩。
浑噩着这一路不知走出去多远,雨渐渐止歇,路上行人也多了起来。
不多时,一声长嘶,几番拉扯,大街上很快变得热闹,原还零散的民众悉数围上。
原是适才有辆马车仓促经过,马车夫只顾策马不曾看路,速度飞快地踩进一处大凹坑,将其中集聚的泥水全都轧了出来,喷出足足几尺水全往周围溅,最遭殃的当属左右离得最近的两个女人,全身都被溅得脏污。
那马车夫只说了声“对不住”便准备继续走,左侧衣着华贵些的妇人愤怒上前:“赶着去投胎?眼睛长脚底下了?!”
“莫耽误了移剌将军的车驾!否则你担待不起!”那马车夫见道歉无用,神色忽而变冷。
莫非脚步一滞,猜到车上可能是移剌蒲阿,据说他在陇陕与寒泽叶交战时受了伤,所以才被曹王调出西线。
“还道是谁这么蛮横,原不过是条契丹狗。”贵妇冷笑一声,“大家评评理!这契丹狗赶路,把一坑水全溅到我身上来了,必然洗不干净!你们说,他们要不要赔我衣裳!”
“要!”看热闹的不乏有人凑和,那其中怕就有契丹人。
“哼,贵得他几辈子赔不起!”贵妇颐指气使。
马车夫显然不是寻常车夫,而是移剌蒲阿的副将,既赶路急,又恐惊扰了移剌蒲阿睡觉,可是毕竟理屈词穷,所以窘得满头大汗,这时右侧另一个女子上前来、开口说:“姐姐,他们错在马车踩水坑,是也不是?”
“自然!”贵妇得意洋洋。
“既然如此,那就换一换,你走中间这水坑,马车走道旁这坦途?”那女子笑着问,倒有几分雨祈的调皮劲。
围观的先是一愣,忽然纷纷为这歪理笑了起来,也不为难这窘迫的马车夫了,马车夫略带感激地望着她。
“你也被溅脏了!帮谁说话呢!”贵妇冷笑一声,“难怪不在意,一个渤海人,穿不得几件好衣裳。”眼看着她俩是附近相熟却不相交之人。
“姐姐,还是别纠缠了,莫挡着人家军爷路。”女子以为自己解围,上来要拉她走。
“谁挡路了!”那贵妇却恼羞成怒,扑上前来就要厮打,那女子始料不及被狠推在泥泞,继而被那贵妇一屁股坐着压在下面、完全没有挣扎的可能。那贵妇揪着她头发边打边骂解气得很:“求饶啊!求饶就放过你!”
那女子虽然被打却未曾低头,眼神中的倔强教莫非心念一动,雨祈曾说过的话蓦地闯入他心间,“被殴打的人多半是自己先不抬头,才会被欺负得抬不起头,如若自强挺直脊梁,欺软怕硬的贵族们未必敢随意打。”果不其然,听得那女子说:“我军正在反攻南宋,你若拦着要道闹事,触犯了要将,耽误了军情,只怕是没命的。”原来那句并非全然嘲笑,而是晓之以理,走坦途的受了走水坑的庇佑,千万别不识好反而还去责怪。贵妇一愣,对这其中的道理一知半解,却听见“没命的”三字,怕死所以一时不敢再打。
“确实触犯了要将。”马车夫看贵妇还压着女子不肯起,顿然眼神一厉,一鞭直抽出去,刷一声将那贵妇荡开老远,“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一鞭子你且安心吃了。”
“你……”那贵妇重重跌在地上,一颗牙顿时掉了出来,惊怒之下,伸手直指,“你敢打我!”
“第一次打女人。”马车夫实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