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外星石碑”任务,启动(上)

并不奇怪,王国里根本没有相关产业发展,这些飞行器压根也没有寻路算法和雷达、摄像头支持,完全依赖放飞时预设的路线和推力移动。

虽然回归率十分堪忧,但能回来就行,这架小飞行器上搭载的留影水晶取下,本体立刻进行现场分析后被送到实验室进一步拆解和测量。

实验要严谨,每个步骤都不能太快。

王齐两口子也一起看了留影,一团乌漆嘛黑,除了空中的星星,什么也看不到。

手头剩下的飞行器还要进行临时改装,加灯,重新设定线路和推力及矢量。

第二批的五架情况稍好一点,有两架回来。

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基于卡洛琳-拉瓦公式衍生的科学院魔法体系,以及来自矿下超古代着陆器动力,组合而成的飞行器都能用,流放地土著魔法不行,也可能是效率不对,导致了飞行偏差。

动力方面,除了来自着陆器的“矢量发生”,科学院体系和土著体系自己的动力都没飞回来。

有了模板,接下来前期实验才有头绪。

把剩余的飞行器拉走进行改装,加急再采购一批新的,现场的实验人员则连续不断的开会,修改实验方案。

测试工作中断两天,再次启动。

之所以只有两天,因为飞行器里本来就还有科学院加矢量发生动力的组合,送出去仅仅是调整尺寸和重心,便于搭载实验模块。

这天又损失了几台飞行器,原因是再低的重力还是有重力影响,而为了搭载各种不同的实验对象,每次出发前都需要计算,没有大规模计算机支持,总有出错的时候。

偶发的损失,靠着后续陆续送来的飞行器,对整体工作影响有限,因为其他部门也需要时间来推进工作。

与第一期实验联系最紧密的部门,是宇航服组。

与计划一样,根据实地地来的结果,他们组织现场进行维生系统再配置。

这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摆脱纯机械系统后,宇航服整体能量密度有了数量级的提升。能量够多,不管是热管理,还是用魔法净化气体,都会从容许多。

相比起来,材料科的工作就和现场无关了,因为重做一套宇航服,或调整某个手持设备的用料,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