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吴怀先请假回来学堂之后,将一份烫金的请帖递给了白贵。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是我家最近举办的文化沙龙,我娘邀请一些秦省的名流士绅,还有贵妇小姐,还有一些洋人,比如阿妹肯国《纽约报》的记者尼克尔斯,还有即将英吉利国的传教士敦崇礼,哦,他即将去担任山西大学堂的堂西斋总教习等等……”
“前几年的大旱,这些洋人也是出资振款,捐了六万美元,相当于咱们的近九万两白银……”
“所以白兄无须介怀这些洋人。”
吴怀先说道,不仅洋人排华,华人也是排洋,因此一些事还是需要事先说明。
“多谢怀先兄了。”
白贵听后,道谢一番,然后收下了烫金请帖,这可是秦省女首富周莹给他的请帖,不仅是请帖,也是一份对他的看重。
经营好了,在文化沙龙遇到的一些人,就是他的人脉了。
沙龙是法语salon的译音,原指的是法兰西国上层任务住宅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开始,巴黎的一些名人,也多是名媛贵妇,常把会客厅变成社交场所。进出者,也多是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等等的一些文化名人,一边呷着饮料,一边欣赏音乐,考虑感兴趣的问题,逐渐风靡了欧美的各国文化界。
晚清时,文化沙龙的风俗也传到了清国。
文化沙龙的举办时间是在七天后,地点就在吴府的会客厅。
吴怀先也让他提前准备一套西服。
参加文化沙龙不一定要穿西服,但大多人都穿,你不穿,就显得另类了些。
让别人另眼相看那是不大可能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不尊敬主人家。大家都穿,就你不穿,这就太过标新立异了。
有实力,那叫不修边幅。
没实力,那就叫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