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只是贵重品,并不是货币,铜钱才是货币。
唐初到开元年间,对私自铸钱的处罚很大。
高宗朝就颁布律法:“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
但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铸造私钱的人身份不一样。
官商勾结从来都是主流。
没有皇室宗亲庇佑,没有一点背景的人,敢铸造私钱,早就连坐死全家了。而流放的人,往往也不是皇室宗亲,而是用来顶包的替罪羊。
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宗亲身份尊贵,在唐律中的八不议之中,即使定罪,顶多就是削去爵位的处罚,不会连坐,也不会流放三千里,同罪不同罚。
“恶钱影响税收,此乃民生之弊,然而不少宗室以此为财源……”
“宋相处置方法太刚直,火候已经到了,现在是时候挽回朕在这些宗亲中的形象了,刻薄寡恩这个词可不好。”
李隆基解释道。
听到这句话,白贵明白了。
宋璟如此施为,肯定少不了李隆基这个皇帝的授意。打击私自铸钱之后,可想而知,至少能让最近这些年的税收好看一些。
但李隆基肯定不能对宗亲说,说自己授权让宋璟去做,宋璟就是李隆基平息宗亲的晁错、替罪羊,当然没到杀宋璟的地步,然而……罢免宋璟的宰相之位这件事,势在必行。
(汉景帝杀提出削藩的晁错,以此想平息七国之乱。)
李隆基能杀太平公主,对这些皇室宗亲自然没什么感情可言。但皇帝也要一定程度上顾忌宗亲对其的看法,如果太过苛待宗亲,刻薄寡恩这个名字是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