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二年的春闱科考,早就已经开始举办。
省试(尚书省礼部试)的科考名单亦快被贡院张列出来。
所以赵构的圣旨,是特批白贵直接参与殿试。
殿试,按照以往惯例,在省试结果出来之后,近一个月内,就会开始进行殿试,排省试取中进士的名次。
尚书省礼部试,可以看做是明清两代的会试,通过乡试得举人功名,就能入京参加会试,只要会试有名,没有名落孙山,就算是准进士,其后的殿试用来排名次。
宋朝科举不像明清两代那么完备,有严格的升级制度。像熙宁兴学(熙宁,宋神宗年号,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崇宁,宋徽宗年号,蔡京主持),实施三舍法,“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意思是上舍生直接就能授官,中舍生免除省试,入殿试,下舍生免除各州进行考核的解试,直接入省试赴考。
宋代科举三级,解试(州试)、省试、殿试。
而神童科不像其他诸科那般严厉。
直接入殿试,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宠幸,只是惯例罢了。
有了老儒生的突击训练,白贵对此时的儒经,亦开始慢慢掌握,驾轻就熟。
……
五天后,省试名次已出,且定下了殿试的时间。
二十余天后。
殿试开始。
白贵入临安行宫赴考。
垂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