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这样一个小人物,若不是牧福提起,延平帝都忘记了。既然人都已经死了,那真假借条之争也成了无头公案,反正该罚的人都已经罚了,银子也全部充了公,这事也没什么好追究的了,便不了了之。

殊不知,罪魁祸首李安和已经更名换姓,成功混在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百姓中进入了京城。

而且他还利用他那张极会说的嘴巴,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攀上了燕王府的一名远亲。

这个远亲乃是燕王妃娘家那边的亲戚,关系有些远,但如今遭了难,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只能去投靠亲戚,尤其是有权有势的亲戚。

李安和在路上察觉这家人有些门路后,有心交好,刻意表现得落魄又颓丧,再祭出全家死于战乱,家也被乱军一抢而空的悲惨遭遇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心后,又不露声色地照顾这家人。

尤其是这家的老太太,一把年纪了,前阵子晚上突然犯了心疾,很不舒服,是李安和第一个发现,也是他背着老人冲去了药铺,将自己的一件衣服抵给了药铺,凑出了诊金,才救回老太太一命。

因此,老太太捡回一条命后,极为感激李安和,又见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干脆将其收为了干儿子。

李安和成功打入了这家人,有了一个不被人怀疑的身份。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家人要投奔的亲戚这么有来头。

看着燕王府奢华的后门,李安和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他抱上了一条大腿,跟燕王府攀上了关系,定能给刘七公子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这任务算是有了着落。怕的是被晋王、太子、楚王的人认出自己,到时候就完了。

阳春三月,刘子岳收到了李安和的第一封信。

信中,李安和告诉刘子岳,他已经成功进入燕王府,还凭借燕王妃姨奶奶的干儿子的身份,加上会识字会算账,混了个小管事当。

信里,他先隐晦地向刘子岳表达了感谢。

因为他已经打听到了,皇帝果然很震怒,下了旨派人去南越抓他。他要是老老实实回南越,这会儿恐怕已经是在押送回京城的路上了。

因此,他这回是真的感谢刘子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