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他在书房里,写了两封信,一封给黎丞,一封给公孙夏,向二人说明了曹正卿今日的目的。

曹正卿会想拉拢他,那更不可能放弃公孙夏了,黎丞应该也在他的目标中。早日跟这两人通个信,也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此外,他也是想让公孙夏安排好贺州的事。

曹正卿要去贺州担任司马,贺州在连州西南边大概三百多里远的地方,比连州、高州更偏僻落后。到了贺州,曹正卿势必又会四处打听活动,替晋王拉拢人脉。

于子林倒不担心他拉拢到什么得力的人。

如今南越,军队的统领是黄思严,那是平王的人,曹正卿拉拢不过去。而他、公孙夏和黎丞更不是曹正卿空口许个承诺,几句话就能忽悠走的。

他担心的是贺州官员被曹正卿收买拉拢,进而可能会暴露一些南越的情况,最后牵扯出平王。

虽说平王殿下对外一直以商贾的身份示人,也只在连州和广州活动,但保不齐有些眼睛尖的人发现了某些端倪。

现在京城中几位皇子斗得正起劲儿,若这时候平王暴露,势必会吸引走所有的火力,成为众矢之的,太不划算了,也对平王不利。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低调发展,等京城几位皇子拼个你死我活后,再坐收渔翁之利比较好。

这也是他为何明日要邀请曹正卿的原因,他要拖住曹正卿,给公孙夏更多的时间。

公孙夏接到这封信后,当即将贺州官员的资料拿来翻阅了一遍。

贺州大大小小几十名官员,大多是南越本地人,只有知府、通判是外来官员。

知府冉永和也是被流放过来的,已经在贺州呆了七八年,通判则是十年前的进士,被外放到了南越。

两人在南越呆了这么多年都没挪窝,那必定是朝中无人,又不擅于经营关系。

长年累月不得志,眼看半辈子都可能耗在南越,他们是极有可能被曹正卿诱惑进而投效的晋王的。毕竟向晋王表了忠心,他们也算是朝中有人了,以后吏部考核的时候,若晋王愿意为他们活动活动,两人升迁调离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