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否则风头都被赵世昌盖过去了,时间一长,他这个统领的身份也名存实亡,只是个花架子。

因此哪怕知道此事有些冒险,刘子岳还是安排了他去偷袭封州,拿下封州城,这样他在军中才能建立起威信。

黄思严已经带着三千兵员,潜伏到了封州城外。

但他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派士兵乔装在四周打探了一番,很快就从乡民的口中得知前几天有一支大军从封州离开,旗帜上写着一个很大的“魏”字。

证实了魏达已经带兵去攻打连州后,黄思严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想起临出发前,殿下跟他说的话:“你脑子灵活,凡事多动动脑子,不管什么法子,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封州,就是最好的办法,不用拘泥于兵书,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黄思严没带过兵,自当上这个水师统领后,为了学习带兵练兵之法,他没少啃兵书。

但终归是纸上的经验。

不过他知道连州城的计划,知道殿下和于大人是如何商议,一步一步利用封州的探子将魏达引入死亡的深渊。

而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以最小的代价诛杀魏达的队伍。

黄思严在路上就一直在想这事,越想越觉得他家殿下和于大人的心眼子实在是太多了,有兵书上某些兵法的影子,但又做了改进,根据连州的情况调整策略。

这就是殿下所说的活学活用,不拘泥于兵书吧。

黄思严由此受到了启发,他派了人乔装到沿途的村子打听了魏达这支军队的情况,从他们旗帜的颜色,穿着等等,全部打听清楚。

魏达手里的红莲军其实是杂牌军,约莫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原本三州的驻军,所以这些人穿的还是朝廷的兵员制服,其他的人就统一穿的深色衣服,黑的灰的靛蓝等颜色为主。

因为封州城太小,手工业并不发达,短时间内魏达也没办法给所有人配上统一的布甲靴子,只能这样凑合着穿了。

这给了黄思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