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但随着这种声势愈演愈烈,以至于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时,延平帝不爽了。

他希望儿子们优秀,都是人中龙凤,但他又不希望儿子们太过优秀,因为这样会威胁到他的权力。

尤其是太子,这是一国储君,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迟早会取代他的继承人。

于是渐渐的,再有夸奖太子,为太子请封的奏折,延平帝脸上的笑容就勉强了许多,以至于后来听到太子的名字他都会下意识地皱一下眉头。

陈怀义在朝堂上亲眼见证了延平帝心情的微妙变化,这下总算确定了晋王打的如意算盘。

恐怕从晋王开始放弃兵权,不再上朝开始,就在谋划这事了。

真是好深的心机,好绝妙的算盘!

他退出来,再不露痕迹地抬举太子,太子越蹦得高,就越容易招来延平帝的忌惮,迟早成为延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到时候不用晋王动手,延平帝自然会对太子下手。

不费一兵一卒就悄无声息地除掉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陈怀义不得不感叹,论心计,晋王只怕是诸位皇子中最厉害的。

但他的想法还是没改变,克制比放纵更难,平王殿下这个优点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只是太子若现在就倒下了,对平王殿下未必是好事。

陛下身体虽还不错,可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太子一旦倒下,朝中肯定会有大臣上奏立储,届时晋王的呼声必然是最高的。

晋王是皇长子,有军功在身,平日里品行端正,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名声都不错。

楚王虽也是嫡子,可其性情比较阴沉,又无大的建树,即便有钱家鼎力支持,怕也很难上位。

不过最终决定这事的还是延平帝,立嫡还是立长,还是得看他的心意。

陈怀义琢磨了许久,都没想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能够将楚王推上去与晋王打擂台,再多给南越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