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页

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能接受多少钱,荷兰人拼命压价,大明朝拼命拉着。

“2500万两,一分不少。”

谢特·法克说道:“那要加上广州港。”

周延儒耷拉着眼皮看着谢特·法克,像看白痴一样:“使者,你脑子稍微再转一转,转一转,慢慢转一转,你会发现世界的不一样。”

“什么意思?”

“如果双方在泉州港合作愉快,您认为,我们的皇帝陛下下一步会如何呢?”

周延儒明摆着忽悠荷兰人的嘴脸:“凡事都要一步步来,不要着急。”

谢特·法克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尊贵的长官,我明天答复您。”

“我等你的回复。”

谢特·法克走后,周延儒就开始写奏疏了。

因为他知道,价格谈定了。

第二天,谢特·法克又来了,果然,带来的是好消息,他同意了这个价格。

聪明的谢特·法克是这么说的:我们同意支付贵国2300万两的赔款,另外200万两的赔款,是给您的酬劳费,希望您不要介意。

显然,荷兰人很聪明,这种伎俩并不是他们第一次玩。

早在天启年间,他们打台湾的主意的时候,就大肆贿赂福建沿海的官员。

他们早就发现,给钱是一件非常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只要给关键人物钱,而且给到位,后续的诸多麻烦都会消失。

而谢特·法克清楚,一旦双方合作,后面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眼前这位明朝官员处理,给他一笔巨款,将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