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就是拉长时间维度,站在最高的地方,协调所有的资源配比,做好自己的顶层战略。
这种顶层战略,不被其他人、其他事所干扰,并且用一切手段坚决的执行下去。
这才是有大气魄、大格局之人。
绝不是如成基命这种,一听说辽河防线崩溃了,就跳脚了。
辽河只是一隅,甚至辽东也只是一隅。
这些年崇祯建立的军政体系,后勤补给体系,军备设施,财政支撑,战略纵深,四面包围战略,就如同一座座山岳,绝不是一两场战争能够撼动的。
第946章 大凌河城之战
朝堂的争论并没有停止,甚至有人开始召集大量的官员,越权逼迫军委会给辽东下达最新的命令。
为此,孙承宗直接把自己关在了自己家里,闭而不参加任何廷议之事。
不仅如此,孙府还驻守了京卫军,非军委会人员,一律不准靠近。
北京城内的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若是这事发生在崇祯元年,辽东的战事恐怕要停止运转。
但是现在已经是崇祯九年了。
最高动员令已经发到辽东,从上海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输到大凌河城,从安南源源不断粮食运输到华北。
不仅仅北边的战事不会缺粮食,连顺天府也不会因为打仗而出现粮食危机。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天津港、登莱港、海州港(连云港)、上海港的陆续开放,大量的粮食进入华北平原。
华北的基建也并没有战争而受到影响。
可以说,打仗的打仗,搞建设的搞建设。
这就是大明的底气,这就是崇祯花了这么多年,强制建立起来的一套新体制。
它虽然还不完善,但已经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不过,北京的政治斗争升级,多多少少让人心出现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