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页

三人一听皇帝居然记得自己的名字,连忙激动得说道:“陛下,正是草民。”

“听李岩说,你们三人在上海府对他有不少帮助。”

“那都是草民等人应该做的。”

“做得好,朕听说王兴来的棉织厂给辽东将士提供了不少棉衣,国朝需要你这样的人。”

“草民多谢陛下的认可,草民会再接再厉!”

“朕这一次召见你们,是想跟你们聊聊上海府的民间商社情况。”

其实就是想听听下面的声音,然后将三个人打造成标杆,来年好大加对上海的投资,吸引南直隶更多的商人到上海,给上海港真正赋予更加强大的产能和资金。

第1032章 皇帝的决心

王兴来三人刚开始还很紧张,但见皇帝语气温和,还不断夸赞他们,不断和他们讨论一些细节,慢慢也放松下来,变得更加积极。

就目前上海府的情况,虽说在稳步上升,虽说不断新人迁居过去,但是发展速度依然很慢。

因为存在着政治冲突,南直隶一直不愿意放开手脚给上海府赋能。

很简单的道理,朝廷三令五申,南直隶的官僚们满嘴的答应,但私下就是各种小动作卡着上海。

例如隐晦地打压跟上海做生意的商人,怂恿民间商会抱团,孤立上海商人。

这些小动作要施展起来,对于南直隶的官僚们来说,实在易如反掌。

朝廷又不能拿南直隶的官僚们怎么办,那些官僚可都聪明着,一边高举新政大旗,一边风风火火搞自己的政绩,一边对上海的合作敷衍了事。

总之,就是拖着。

这样拖久了,上海府发展不起来,当然就是李岩背锅。

然后,就有人在朝堂上吹风,推荐自己的人到上海任职。

这是比较常规的政治手段和套路。

作为最高领导者,得知道这里面是存在利益冲突的,否则就会被下面的人牵着鼻子走,糊里糊涂把人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