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毛遂自荐道:“老大人提调院试,下官愿附骥尾。”
王知府笑了笑,点头答应。
次日,府衙公布了万众瞩目的提调官名单,李佑不负众望果然名列搜检官之位。有交情的纷纷前来道贺,一时间门庭若市。
然而李佑没有得意多久,又过一日便风云突变。苏松分守道衙门忽然宣布,本次院试由石参政亲任主提调官,府署公布的名单作废。
消息传到府衙,立刻引起了群情愤激。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行为,院试由知府提调、乡试由巡抚提调,这是科举的规矩。分守道公然插手院试,是对府衙极大的蔑视。
然而石参政的理由也很强大——国家取士大典,贡生、吏员辈岂可为师法?
意思是你王知府自己只是个生员出身,李推官连读书人都不算,有脸去考秀才的院试考场当提调官吗?本参政作为进士出身就是堂堂正正地蔑视你们两个浊流了,谁又能说本官蔑视的不对?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才子落水记
“阳谋!此乃阳谋!”暴怒的李佑在王老知府面前咆哮。
阳谋是何意?王知府暗思,抬头看李推官表情狰狞,似是受了杀父夺妻的奇耻大辱。
让李佑愤怒的事情自然就是石参政的“此辈岂可为师法”。在他看来,那是公然的不加遮掩的蔑视!那是在全城几十万人前的羞辱!更深的一层含义是石参政以精英姿态对草根的嘲弄!
他李佑才不认为自己是草根!也不认为自己应该接受这份侮辱!更不认同石参政的自以为是!
作为一个双重灵魂,深深刻有这个时代烙印的人物,李佑虽然有时玩世不恭地大肆嘲讽八股时文,但内心深处也免不了被主流价值观感染,偷偷的与平民百姓一样艳羡进士举人这类成功文人的标志。
不然他为什么装拼命装诗人,一方面因为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扬名方式,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才子梦,从精神上去模仿文人士子形象,靠近文官士大夫阶层。
石参政今天这一手,好似叫李佑挨了一记闷棍,同时感到自己套上的外皮被扒下来了,浑身赤裸裸地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过也确实只是他自己的感觉而已。
要知道,李佑地位越高,越耻于提起自己的出身。所以在他眼里石参政可恶之处在于,屡屡通过揭破他的根底来作怪。上次还是小范围内的,只有几个府县官员在场,这回干脆就大张旗鼓的广而告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