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赵府报丧人走后,李佑坐在堂上半晌,有了些计较。他与赵四公子并无交往,真要说因亡者年轻早夭而悲痛,那也太虚伪了。

但他倒是很为赵良义老大人欷歔一番,他也是刚做了父亲的,有点儿感同身受的意思。想必此时赵良义白发人送黑发人,心内定是惨痛无比罢,更别说亡者还是赵二老爷的唯一后代,这年头绝后的创伤岂是轻易可以抹平的?

就让我送给你一个惊喜罢……李佑轻轻叹道。他其实一直拿捏不定,什么时候将杰哥儿的存在告知赵家才是最优方案,而现在可以判定,目前就是一个绝好时机……

似乎不厚道啊,有利用别人去世机会做文章的嫌疑,让李佑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丝罪恶感。

但他又一想,对赵二老爷来说,处于绝望伤痛之时,忽然有个继承血脉的亲孙从天而降,无论如何也足以抚慰身心。这样看自己明明是做好事,受到点感激也是理所应该的。

好事归好事,但要怎么报信才能不惹人反感,也是个技术活哪。人家是丧事,你去报喜事,矛盾之下很容易惹人反感的。

万一赵家起了心病,嘴上感激归感激,但心里想着你李大人莫非一直盼着四公子死掉才来报这个信?或者你李大人拿我赵家后人抱着待价而沽的心思?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只管抱着施恩心态把事办成如此样子,那就是个蠢货小白,这脑子还做什么官?趁早回家种红薯罢。

李推官又仔细斟酌一番说辞,便换上七品冠带袍服,上轿往赵家巷而去。

在赵府门口,门子听到李推官来意,面有难色道:“二老爷有言在先,近日不见客。”

“那本官要拜访你家三老爷。”

门子一面陪着李佑说话,一面打发人去府内禀报。不多时,得了回信道:“三老爷有话,今日家务事繁杂,为免外人笑话,就不见李大人了。”

为免外人笑话?李佑想道,赵大官人对他真实诚,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便又对门子道:“再去!告与你家三老爷,本官今日就为家务事而来!”

门子听到这句,十分惊讶,你李大人和赵家固然交情好,但怎么也没到搀乎赵府家务事的地步罢?但他又知道李佑和三老爷关系匪浅,便只好把李佑的原话传进去。

这回李佑被引进去了,来到一处小厅内。此时厅内除了赵大官人,还坐着四五个老人,应当都是赵氏一族的长辈,只有赵大官人坐在最下首。只见那些老人正在争论什么,赵良礼却是皱眉不说话。

赵家三兄弟中,长房全家远在京城,所以侄子的丧事都由赵良礼来操办,此时头等大事是找一位合适的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