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总而言之,扬州瘦马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该属于天子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李佑便在弦月下足足呆立了一刻钟。

天子给他出了好大一个难题,这到底是闹哪样?

在他印象里,天子是个受母后和长姐双重严厉管教,青春期很压抑苦闷的少年,但没什么恶习,怎的忽然命他冒着大不韪进贡女人?目的何在?

若是别人如此要求,李大人为难时定然先将消息散布到满城皆知,然后观察各方反应。但这回他不敢。乱造皇帝的谣,后果很严重,他这地方官无论如何跑不掉责任。

李佑为难,出宫传旨的段公公也很奇怪。他方才与陛下说了一句,“陛下今日所见,民情是实,商人之言是半实半虚,官吏所言都是虚。”结果天子不知怎么想的,让他出宫去传上谕。

过了一夜,及到次日清晨时,这则消息已经传遍了行宫,立刻成了所有随驾人员的热点话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有人认为,这是天子对李佑的考验,要通过李佑的做法来决定李佑的未来。但天子心中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却没人能够确定性地说出来。

如果天子的目的在于试探李佑是否会无原则服从圣旨,那么他肯定希望看到李佑不惜自家名声堕落,也要为天子献上美人,这才是一个办事令人放心可靠的臣子。

至于风评方面,人们对热点的关注总是健忘的,熬过这个舆论风头,李大人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李佑若抗旨不尊,大概将被天子断定为爱惜羽毛胜过忠君之心,迂腐而难以使用,以后对他的疏远是免不了的。李佑政绩方面表现得再好也弥补不了损失,因为不能成为天子心目中的自己人。

但天子的考验不仅仅只有上述可能,还存在有另一种可能性。天子的目的也许是试探李佑此人的政治品格,希望看到的是正直可靠、能够托付国事的大臣。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若李佑明知行事不正确,也要昧着良心为天子献上美人,岂不就要被当成无节操献媚的佞臣小人?

相反,如果李佑抗旨,反而要被天子认为是有节义有骨气,今后可以重点培养。

所以说,正确答案是哪一种,全看天子的考验出自公心还是私心。或者说要看天子是一个明君圣主型的皇帝,还是享受型的,否则同一种做法的结局只能是南辕北辙。

除了“考验说”之外,也有人认为,天子这分明就是要教训李佑。

昨日李佑展示出的政绩太完美,完美得无懈可击,而且风头太盛,明目张胆的将天子身边近臣都压制了下去,完全不遵循过犹不及、亢龙有悔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