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斜风[校对版] 紫钗恨 1475 字 2023-03-15

一个乐清协的老兵说道:“检点,我们姚副将每年才让我们打三五发子药啊,除非到了温镇操阅才会多打几发,此外多打的子药都我们自己出钱来买。”

旁边还有一个温州城守营的绿营兵,是楠溪之役被俘虏过来:“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一年用掉的子药顶多千多发,都司每年都上报数万发,这其中多出之数,都让那些当官贪污了去。”

又有绿营老兵建议:“检点,咱们诸备的铅子火药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后备队一次打二十发,奋勇队一次是三十发,而龙枪哨楠溪哨一次都是五十发的水准,而且要求一个比一个高,龙枪哨那简直是敌人冲到枪口才开始射击,这样的严格他们闻所未闻。

要知道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只要看到敌军露头就开火射击,有时候敌军远在两三里外就开始射击,哪象龙枪哨这样要求抵近射击,就连后备队都要求进入三十步内才集火射击。

不过他们也知道,柳检点所图不小,只是储备的铅子火药真经不起这样的日常消耗啊!

柳畅给他们一个定心丸:“没事,我已经准备自制子药了,咱们毕竟控制着磐石镇这么一块地盘,弄点材料还是有办法的,不过你们若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知会我一声,我柳某人一向对得起兄弟们。”

一个乐清协的绿营兵犹豫了一下,倒是站了起来:“小人知道一法,可以令子药威力倍增一二成。”

“真有此法?”旁边的绿营兵都围过来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这个绿营兵把这个法子视作自己的传家之宝:“若不是遇到检点这等贤主,我还不愿把这等秘术献出来。”

只是稍加询问,柳畅发现这个法子自己早知道了,只是没想到那么深--大名鼎鼎的粒状火药。

粒化火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只是这门技术在中国一次又一次失传,一次又一次地作为重大技术创新被中国人发明出来。

最近的一次“再发明”,是道光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是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发明出来了,实际是陈阶平从俘获的西洋海盗那里获取的资料制造出来。

陈阶平“再发明”的粒状火药,号称威力与洋药相当,但实际上只是接近黑火药的最佳配比,而且还是纯手工制造,和真正的西洋火药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这次“再发明”至少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只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十几年内,这次“再发明”又被大清朝遗忘了。

这个绿营兵当时在福建参与其事,因此将这种粒状火药的制造技术记在心头:“检点,那时候道光爷可是明令各省绿营督造陈镇台的新式火药,都说威力远远胜过旧药,只是没到咸丰朝,就又都用回了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