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蒸汽战船就好!”石达开要求很低:“恐怕到时候还要妹夫出人出力,哪怕有最多缺点,我也认了。”
柳畅当即答道:“我们准备在乐清试制一艘,如能成功,当即将部件输送到江西去交给翼王!”
“好,好!如此甚好!”石达开十分满意:“如此一来,我又添一翼!我在江西,圣库充足,金银皆非问题,就是多让几个州县给妹夫都无妨……”
柳畅与石达开的初次见面,双方都有一种感觉:“人生只若初见……”
……
只是与石达开能顺利地购入大批洋枪洋炮不同,僧格林沁与胜保这边却遇到了些麻烦,僧格林沁大为不满意地说道:“居然只买到一百杆铜火帽枪,要知道红贼楠溪旅几乎尽用铜火帽枪,而置办的燧发枪数目亦太缺,我有两万兵队,难道有钱都买不到火器吗?”
经办的粮台当即说道:“僧王恐怕不知其中内情,现在官军要到上海置械,已经不如以往那般便利了!”
对于僧王与胜保的这支部队来说,他们在见识了柳畅虹军的洋枪洋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大量购买洋枪洋炮装备,在僧王想来,自己是官军,到上海购置洋枪洋炮那是极便利的事,顶多是银钱上的问题而已。
只是经手的粮台却遇到了大麻烦,采办的武器弹药数量甚少,被清军称为“铜火帽枪”的击发枪只买了一百杆而已,而燧发枪虽然购买了一千二百杆,但是数量太少不说,而且其中有不少质量甚劣,甚至到了不能发射的地步,非得西洋技师修理之后才能勉强使用。
至于其它军械的购置,也是大不如意,更要命的是军械价格较以往高出一倍以上,僧王当即问道:“为何如此?”
粮台经手的时候也捞了不少,当然不敢说出全部真情,当即回报道:“皆是因为红贼柳绝户之故,原来购械,以上海租界最为方便,但凡西洋军械军装,入华则必先送至上海租界,然后由夷人分卖各地……”
“但是自从红贼在宁波开港之后,所有西洋军械军装,载送之船必先送至宁波,由红贼挑过之后,然后再送往上海租界,因此现在上海租界只有第二等的军械军装。”粮台叫苦不已:“现在要购置第一等洋枪洋炮,恐怕得冒死前往宁波不可。”
第359章 英雄叹
这粮台所说,七分是真,三分是虚。
自从宁波实现中立以后,宁波已经超越了上海成为了整个远东最大的军事物资输入港,柳畅的虹军就象一个吞噬了无数军事物资的怪兽,近于无限量采购一切军事物资与重要工业品,无论是步枪、望远镜还是棉布,都是大规模地采购。
因此以往西洋船只往往是把货物发到上海,然后由上海港再转给宁波港,固然要走一趟回头路,但是效率上反而更高,但是现在,上海只要有实力的商人,都会整船整船的军火物资先运到宁波,由虹军挑过目之后,再把剩余物资转运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