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散了朝之后,心头震怒的项庄便让屈不才彻查分封之事,顿时间,乌木崖秭陵总部的暗哨密探便倾巢而出、四处打听,乌木崖的办事效率的确不是吹的,仅仅只用了几个时辰,便将事情的一切来龙去脉全都查清楚了。

“都查清楚了。”屈不才道:“事情因妙弋宫而起,诗曼宫参与其中,不过真正出面联络朝中官员的却是内史叔孙平。”顿了顿,屈不才又道:“所有附议分封的官员之中,三十六个官员已经确定参与其中,其余官员待查。”

项庄道:“确定参与的官员名单呢?”

屈不才当即从怀里取出一份官员名单。

项庄草草看完,狞声说道:“好嘛,都是京畿、吴郡的官员。”

这一霎那,项庄就把什么关节都想明白了,以虞姬的心性很难做出这样的事情,事情多半因赢贞这个女人而起,而叔孙贯这只老枭则是借机行事,利用赢贞和虞姬想替项治争取王位的机会,来达成阻止自己迁都的目的。

想通了这点,项庄心里也就松了口气,只要几个国公府以及令尹府、太尉府的人没有参与其中,局面就简单多了,在此之前,项庄还真担心几个国公府、令尹府、太尉府都已经深度参与此事,真要是这样,局面可就复杂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件事的背景虽然简单,处理起来却也是颇为麻烦的。

按照国家的法度,官员犯事当然是让廷尉府去审,但这事明显不太合适,如果替世子争取王位也算是个罪名,那可就真是欲加之罪了,且此事还牵扯到三十多京官,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搞得人心动荡,严重影响朝政的稳定。

可是不让廷尉府去审,却又让谁去审?

乌木崖么?若是给了乌木崖审问官员的权限,岂不就成诏狱了?

所谓诏狱,就是绕过廷尉府或者大理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监狱,譬如历史上凶名昭著的大明锦衣卫,就是最经典的诏狱!

第508章 玄衣卫

说起锦衣卫,就不能不提华夏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没错,朱元璋绝对算不上华夏历史上文治武功最盛的皇帝,却绝对是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在政治智慧这方面,既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差了朱元璋几条街。

项庄就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之一,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制衡。

先是废除中书省以及丞相制度,然后搞了个内阁制度,从此以后,大权独揽的宰相就变成了殿阁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作为秘书若没有皇帝的支持,他们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连个太监都能骑在他们头上拉屎,这便极大地巩固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