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萧凡回头一看,却见李景隆朝他翻了个白眼儿,一副跟他不太熟的模样,往远处走了几步站定。

萧凡急忙朝他道谢:“多谢大人义伸援手,下官感激不尽……大人来得挺早的啊,呵呵……”

李景隆咳道:“我早来了,见你忙着讨价还价,没好意思上来跟你打招呼。”

萧凡面有赧色:“下官俸禄不多,日子过得颇为拮据……”

李景隆一副很丢脸的表情,叹道:“我是真不想理你的,可惜啊,咱们都同属一个衙门,不理不行,拜托你不要让咱们锦衣卫没面子好不好?这么多大臣都在看着呢……”

“下官以后尽量让自己豪爽一点……”

※※※

昧爽之时,午门上方的五凤楼铜钟数响,沉实厚重的宫门开启,百官按品阶职司高低排好班,依次鱼贯入宫,踱着四平八稳的官步,缓缓朝奉天殿走去。

众大臣神情肃穆端庄,手执朝仪用的白玉象牙芴板,在两名宦官的带领下,穿过太庙和太社稷,进了午门,午门内早已有两排手执仪仗旗幡的大汉将军等候,见群臣来到,便将仪仗高高举起,走在最前,后面跟着数名宦官,最后才是正式的朝廷官员。

官员也不能乱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走在最前面的,是有爵位在身的公侯驸马伯,其次是五府的武将和六部的官员,再其次是九卿官员,最后垫底的是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包括左右春坊,詹事府,以及各司经局官员,不如仪者,从监察御史及鸿胪寺纠劾。

萧凡是锦衣卫官员,本无资格上殿,朝班之中也没他的位置,但朱元璋特别点名,萧凡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在所有官员的最后。

原本李景隆也应该陪他走在最后的,可李景隆投了个好胎,有个死了的曹国公老爹,他袭爵继承了国公之位,所以他竟有资格走在所有朝臣的最前面。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

萧凡小心翼翼跟着群臣的队伍往前走着,从皇城门,到承天门,再到午门,沿路都悬挂着训诫百官的大红色木牌,皇城门前牌书:“大小官员面欺者斩”,午门牌书:“官员人等说谎者斩”。

萧凡一路看得既觉有趣,又觉好笑,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语口号了吧?

进了内宫城,当先一座气势恢弘的大殿矗立在萧凡眼前。

奉天殿,百官朝贺皇帝,举行正式朝会,参奏政事的大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