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权重,左右朝堂,却仍有这些靠权力无法办成的事情,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可是,这些事情却必须要做,不得不做,朱棣谋反近在眼前,朝廷军队如此孱弱,若不下猛药治之,将来如何抵挡朱棣的十万反军?
军粮,大臣,两个难题走马观灯似的在脑海中萦绕。
大臣那里倒好说,软硬兼施之下,不怕他们不就范,粮食倒是个大问题,绝对不能将这笔负担加诸到百姓身上,否则自己会被天下人唾骂,这辈子也活得不开心了。
……如果这个时代有杂交水稻就好了,亩产提高之后,连十几亿人都能养活,区区百万军队更不在话下,问题是,杂交水稻这么高深的技术,自己前世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抢劫犯,根本不懂呀……
要不让太虚开坛作法,请老天降下一道神雷,把前世的水稻之父袁院士给劈到这里来?
不太靠谱吧?太虚那老骗子业务水平很是稀松,万一劈歪了把拉登带来怎么办?
萧凡思忖良久,忽然眼前一亮,一些前世的记忆渐渐涌入脑海,杂交水稻虽然很难办,但可以用别的农作物来代替呀。
比如玉米,红薯……这些都是高产作物,若是大面积耕种,何愁养活不了百万大军?而且玉米红薯不占良田,贫瘠山梁皆可种植,如若普及于世,可是大大有惠于军队百姓的善事,不过此事也有难度,玉米和红薯是中美洲产物,哥伦布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吧?新大陆都没发现,上哪儿找种子去?
朱棣谋反近在眼前,若欲大规模改革军制,暂时不可行,至于玉米和红薯,只能等镇压了朱棣的谋反以后,再徐徐图之,按朝廷目前的国库储备,打一场大战的实力还是有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大不了将来自己想办法培养一个明朝的哥伦布去搞个大航海,弄点种子回来便是。
大规模的改革不可行,小规模的改革则一定要推行下去,办军校,开武举,造火器,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改革是一定要推行的!”萧凡沉吟良久,然后重重的一挥手,斩钉截铁道。
众人皆愕然的望着他,接着异口同声道:“请大人三思……”
萧凡不得不解释道:“我欲兴武事,实在有不得已的原因,军若不强,何来文治盛世?我知道你们不赞同的原因,但我也有我必须要这样做的苦衷……”
众人接着道:“请大人三思……”
萧凡不耐烦了,站起来大声道:“靠!你们不就是怕将来朝廷重武,自己升不了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