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

良久……

陈四六转过头,非常严肃的对陈周氏道:“我终于发现我是你失散多年的亲哥哥……”

陈周氏茫然中……

陈四六一指陈宁:“……不然怎么会生出这么个白痴?”

一顶软昵小轿,跟着十几辆大车的陪嫁之物,陈莺儿低调的正式进了萧府的门。

谨记自己的身份,陈莺儿进门之后以妾礼郑重拜了画眉和江都,四位夫人当中,陈莺儿已双十年华,算是年纪最大,可她却非常谨守本分的称画眉,江都和张红桥三人为姐姐。

守了这么多年,幸福得来不易,更须妥善经营,好好珍惜,饱尝相思之苦,今日终遂之,陈莺儿知道幸福的分量多么沉重,绝不可因自己的言行而骤然失去。

这幸福,是她亲手争取来的!

在萧府与心上人度过了几天甜蜜而平淡的日子,陈莺儿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工作。

她没忘记画眉和江都的嘱托,更没忘记如今自己的相公万务缠身,作为他的妻子,自然要不遗余力为他解忧。

不知不觉,已到寒冬腊月,洪武三十一年快要过去。

这一年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不啻惊涛骇浪,如今总算过去了。

腊月初三,京师天降大雪,一份奏本摆在了朱允炆的案头上。

奏本是燕王朱棣写的,里面的词句情真意切,不但表示了对新皇陛下登基的拥护,而且发誓燕王一脉世代为大明天子效忠,其忠心天日可鉴云云。

表完忠心后,燕王朱棣提了一个要求,本皇叔年轻时为国征战,数击鞑子,更且不惜性命,亲自上阵斩杀鞑子无数,如今年岁渐老,久伤复发,沉疴甚重,终日病床卧榻,怕是命不久矣,最为悲哀的是,先帝驾崩,本皇叔为了表示悼念,派三个儿子入京奔丧,以表孝心,可是这一去如石沉大海,三人皆被滞留京师,膝下无一子侍奉汤药茶水,临终连个尽孝的人都没有,想来不觉涕泪交加,尤觉晚景凄凉,臣冒死敢问陛下,能不能放我儿子回北平,让我死了也有个送终之人,若是陛下怀疑臣有不轨之意,臣愿放弃北平封地,放手一切兵权,自削燕藩,从此不理政事军务,只求临死前见儿子一面,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云云……

这份看起来血泪交加的奏本令洪武三十一年年末的朝堂又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