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曦赶紧站起来,往后退了两步,向柳镜晓一鞠躬道:“师长,熊曦愿为师长解忧……”
柳镜晓眯眯一笑,说道:“熊秘书,你代我到北京走一趟,替我在总理面前疏通疏通……”
徐震小胖子找柳镜晓谈的事情也是和生意有关,原来他有些高利润的物资想到四川去,只是长江上游一样需要有人照应照应,想请柳镜晓帮个小忙,到时候报酬从优。
柳镜晓也是爱财如命的君子,两个人一拍即合,当即达成协定,只是柳镜晓带了家眷,徐震不能带他陷身于秦楼楚馆之中,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这几天,柳镜晓陪着夫人逛街购物,还帮小尼姑买了五块七角钱的檀香,让小尼姑是十分感动。
剩下的时间就去拜会新上任的鄂方要人,可惜徐又铮不在武汉,只有新任督军吴新光接见了柳镜晓,吴对柳镜晓的来访还是相当热情的,还拔了一批汉阳兵工厂的军火给他,让柳镜晓拍着胸膛说道:“绝对服从吴督命令!”
只是这位吴督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副不堪大用的模样,能做上督军位置,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他是段铁民的内弟,是为贵戚,非战将也,这是柳镜晓的看法。
这几天湖北全省相安无事,就连电文战都没打,倒是湖南方面因为援鄂失败,爆发了内战。
这天,柳镜晓正在旅馆陪着夫人说话,突然有人闯了进来,细一看,原来正是他派往北京走内线的熊曦,他手里挥舞着一封信,信角下露出了一个末一笔写得特别长而有力的民字,柳镜晓猛着站起身一说:“你带来段总理的亲笔信吗?”
欲得而甘心的总理怎么会写亲笔信给他,熊曦的内线又是怎么走的通,此中自有一段经过。
第十二章 湖南问题(中)
原来有一个国务院跑新闻的新闻记者陈唐绍,因为口齿伶俐,挂了个国务院参议的虚衔,他和段铁民十分相近,时常进出国务院。
熊曦在北京时就发现了这条内线,和他缠得很紧。到了北京之后,熊曦不动声色,和陈唐绍照常来往,只是不说来由,等到第三天,唐绍无意中向他说了一项消息:现时府院失和,段总理也是忧形于色,很想和院方搞好关系,但一时苦于无从下手。熊曦乘机讲明了来历,许了重利,向他献了一个密计。
唐绍便跑去见段总理说:“总理这几日愁眉不展,莫不是为了府院失和的事情?”
段瞪了他一眼,问道:“你怎么会知道?”,但又坐下来垂头丧气地说:“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这南征的大业马上就要开始了……哎!”
唐绍趁机向段献计道:“府里有爱用自己人的习惯,相国不是不知道的呀!多用几个直系的人,意见不是容易接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