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权洤以为这事情已经成功,但在家呆了几天却没听到回音,便到总理府询问,一到国务院,就见到新任的院秘书长欧阳欣,欧阳欣一见到丁权洤就拉着他的手大叫:“权洤,这事非得你来不可……别人劝不动总理啊!”
丁权洤吃了一惊,问道:“何事?”
欧阳欣说道:“总理要向烈风人借款五千万,以编练西北边防军的名义准备南征……”
丁权洤震惊地好久才反应过来,他大声叫道:“怎么回事!总理不是答应借阿尔比昂的款子吗?”
欧阳欣才把这前因后果详细说了一遍,原来丁权洤走后的第二天,烈风人也来劝说段铁民向他们借款编练一支参战军到西洋卡佩参战,可是烈风人财务有限,只能借款五千万元,而且要以中央关税作为担保,利息亦较阿尔比昂的款子为高。
所以纵使烈风公使吹得天花乱坠,段铁民也是打马虎眼,可是最后烈风公使的话却令他动容:“贵国常说:非安内无非攘外,贵国南征大业未成,恐怕没有多大力量出征,所以我国的借款有一点妙用,阿尔比昂的款子编练新军是一定要出兵西洋,我国款子编练的新军,一切都由段总理作主。”
这当真是切中段铁民的要害,他如同中了迷魂药一般,又在徐又铮的鼓动之下,就决定向烈风借款五千万元,以筹备西北边防军和参战军。
丁权洤听说这事,那真是悲愤莫名,也不理欧阳欣,快步跑进签字室,只见文件的墨迹未干,段铁民和徐又铮哈哈大笑,而矮小的烈风公使也是带着笑脸,只是面光深沉,不过藏了多少阴谋。
再细看段徐两人,全是踌躇满志的样子,又带几分激动,看起来是中了烈风人的迷魂阵,见此情形,丁权洤知道再呆无益,又气又恨,转身就走,他暗自想着:“这当真是集九州之铁铸此大错……中国将有大祸啊!”
第四十三章 笑剧连篇
智者眼中的祸患,一开始总是无踪可觅,现在北京城内仍是一片歌舞升平之象,则段铁民似乎有振臂一呼就能号令天下英雄的气势,一听说有第三师在前开路,那些平时嘴里只是“唔……唔……”,段总理千求万求,仍是不肯说一句实在话的督军们纷纷主动派兵,竟云集了五路大军,就连一年前刚刚和鄂系发生鄂奉战争的奉军也正式派出三个混成旅,与驻陕奉军一部会合开往南方。
毕竟直军能打硬仗的名声在外,大家跟在直军屁股后面捡便宜就是,争功的时候,第三师只要有口汤喝,自己就要一定吃肉,这叫作“成败不在于战场”,只有山西一省,因为车震旅的教训,立下了宁可困守山西,也决不派兵南征的意愿,毕竟就是打下江山,这地盘离山西十万八千里,还不是人家嘴里的一块肥肉。
一看到群雄一致拥戴,除了南方似乎有几声微弱的抗议(实际南方痛骂段铁民的电文多达数百封之多),大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意,段铁民是踌躇满志,他心里已经盘算南征之后改一省为数道,削弱地方权力,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的计划,当然了,这中央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中央。
而签订烈风人的借款之后,段铁民又被打了一剂强心针,上年度的欠积关余、盐余一次性拔付给北京政府,而数量较期待数更高得多。
须知政府虽发行有无担保公债,但由于北政府信誉不高,无担保公债发行往往只能打两三折还卖不出去,只有有担保物的公债才能卖得快,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公债之担保物,一般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关、盐两税,有时候亦以铁路收入作为抵押,只是担保之后,这控制权就不在中央政府之手,而在于海上商人之手,慢慢地关、盐两个税务司被海上商人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