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团队,但是许多团队也被打成空壳,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补充,以后在共和九十六年的河北会战,个别团队只有两三百人,甚至有不到千人的师,柳镜镜的情报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番号上判断铁勒军规模的实际……”
只是现在需要头痛的是张步云,面前是足足二十万的铁勒军,而且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仍在源源不断地东运,而东北境内的烈风陆军已经达到十万人,还有相当的烈风海军部队。
至于拿下北海的豪情,也只能置之脑后了,事实共和军人第二次抵达北海,是共和九十八年底丁宁领军的事情,但与这一次不同,共和永久地占领了这里。
或者说,眼下只能打一场东北保卫战,他期盼着林一尘的部队能赶快从关内调回来,把老窝守住,但是铁勒人和烈风人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满洲事变经过概要》称“截止十二月十日,我战死伤七百二十八员,冻伤四百人……”,其伤亡数字一向是大大缩水了,但烈风军的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尤其是有大量补充兵员的情况,而给了张步云最后一击的事情则是柔然军的出击。
二万三千名柔然叛军,四千铁勒军再次南犯,奉军由于大部兵力转用于北边,无法抵抗柔然军的进攻,许多柔然人直接了叛军,令这支部队的总数达到了四万人,他们甚至攻克多座城市,而一部分骑兵甚至前出到了京奉铁路沿线。
第四十章 沦陷
巴布扎布可以说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甚至在他死后许多人,他仍然是柔然人目中的英雄,“最后的柔然王子”,柔然人是如此称呼出身轻微的巴布扎布,许多人甚至认为他是属于黄金家族的后脉。
当然,“分裂国家的叛匪头目”始终是官史教科书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他留给了两个爱子很大的遗产,但正珠尔扎布和甘珠尔扎布领兵南下的时候,有许多柔然人响应他们的号召,而短期截断京奉铁路的成果更是堪称柔然军历史极其辉煌的一页。
但是恢复京奉铁路交通的林一尘部并没有出关,其中柔然叛骑的不间断袭击是一个原因,但那主要却不是这一点,那是共和历史痛苦的一页,奉军陈升部集体投敌。
陈升部,原为鲁军王自齐旧部,王自齐兵败前投鄂,后又被奉军收编,在奉军属于杂牌部队,但又属于劲旅,但诸次战斗中颇为活跃,只是在孙挺羽反叛之时,陈升首尾两端,曾与孙有些不清不白的电文往来,战后张步云虽然将孙部改编为安国军第九军,但是却调集了陈部两个师赴北边参战。
这两个师在北边参战过程中大部伤亡,特别是沈鹰师伤亡七成以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沈鹰仍能勉强维持着部队不致于全面崩溃,要知道这个沈鹰也是王自齐的旧部,在山东内战之中,是少数采持对柳镜晓有较高胜率的将领。
但是陈升认为这是张步云纯心消耗自己的实力,心中更为不满,在著名烈风老牌间谍爱水三郎的策动之下,共和九十五年十二月六日夜,陈升率领所部一万三千人向烈风军投降。
在辽南,陈升部是仅有的野战部队,为此辽南战局已全面恶化,只是陈升降敌也不得人心,所部的团营长中有多人拉走部队重回奉军行列。
但无论如何,八千多名奉军的投敌,已使东北全面恶化,在北方返回出发阵地的奉军并没有守住原先构筑的防御工事,因为宽广的国境线上无法实现全面的要塞化,铁勒人可以轻松地避开几个大型要塞,然后继续向奉军追击。
要塞中的部队陷入敌军的围困之中,虽然部队已经损失掺重,部队十分疲劳,而且大部分诸备的物已经在北边战事消耗,但许多要塞中的守军一直坚持到了共和九十六年三月,根据不可确认的说法,在共和九十六年八月间,已被铁勒人占领达七个月之久的海拉尔要塞仍有枪声响起,根据海拉尔要塞守卫者故事而写就的纪实文学《即将消灭的名字—海拉尔要塞守卫者之歌》出版后就引起了轰动,发行量达二百万册,被称为共和文学者上不朽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