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

很显然,这笔钱已经成了各部门眼中大大肥肉,谁都想来咬一口,所以当杨秋问到这个问题时,徐秀钧也苦笑道:“不瞒副总统,今天来其实就想听听您的意见,现在秀钧连家都不敢回。”

他的苦脸让杨秋呵呵一笑,突然说道:“要是我以国防部的名义希望你压下三成,你怎么办?”

啊?

还想听听杨秋怎么安排这笔钱呢,没想到他居然要求压下三成,原本这笔钱连彻底建好两条铁路都不够,现在又要压下三成岂不是更少了?蔡公时都觉得诧异,一亿美元贷款刚到位,之前的订单足够国内消化两三年时间,而且他已经知道了杨秋卖技术得到了2500万美元巨款,所以对他还要扣钱很奇怪:“副总统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杨秋手指敲击着桌面,在想该怎么和两人说。

还有8个月欧战就要开打,以山县有朋这些人的野心绝不会错失机会,只要拿下青岛站稳脚跟日本就等于用两只脚站在大陆上,所以这一战是肯定要打,除非愿意看到青岛被日本吞掉。但打到什么程度,规模有多大这些他无法预测。从日本目前的经济和动员能力看,同时向东北和山东投入6个师团是能够办到的,如果按照这个规模打上一年时间,就算本土作战也起码要耗资三到五亿军费。他的计划是走南方发展北方打的路线,以南方向欧洲出口资源和商品补贴北方战场,这也是他急于统一国家的原因,与需要尽全国之力的日本相比,自己没有这么严格的限制。

但他吃不准英国会不会插手,日本海军会不会南下越过台湾海峡突破限制。而且就算没有英法支持,这场仗想打赢也不容易,最大可能就是两败俱伤然后看谁恢复能力快,其实他的目标也就是逼平日本,毕竟只要一天打不垮联合舰队,日本就不会真正认输。所以必须尽可能多准备一些,两败俱伤也是要资金和国力支持的,目前除了海军外中国和日本在其它方面其实差不多,也就是拼谁能撑到最后罢了。

整理了一下思绪后,杨秋才说道:“虎臣说得不错,今年的确要发生重大事件,具体有多大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但我可以告诉你,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最最重要的时期,处理得好我们就能一跃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处理不好……我们就再也没机会。”

徐秀钧和蔡公时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和不解,但杨秋自己也含糊不清,只得压下心头疑惑说道:“压下三成也不是不行,铁路工程都是长期项目,眷诚先生预计京张线延伸到包头就算现在动工也至少要两年时间,至于陇海线西段少说四年,全线贯通起码七年,完全可以分批投资。工业上我们光消化目前的订单就至少两年。”

“那就扣下吧。”杨秋没有解释,其实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连欧洲都无法准确预测战争爆发时间,他现在说出来恐怕只会让大家更加怀疑,立刻转开了话题问道:“对了,目前你们手上大概有多少日元?”

“不是很多,大概只有700万。”

“立刻全部兑换掉。”不等两人回话,杨秋继续问道:“还有一件事,如果我让重庆、湖北和江南三家公司上市,子鸿觉得可行吗?”

让目前国内最大的三家私营工业公司上市?!

徐秀钧连兑换日元的事情都忘记了,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现在全国上下都知道杨秋名下有六家公司、湖北工业集团、重庆工业集团、江南造船厂、长江运输公司、华辰石油技术公司和广西橡胶公司,除了华辰和因为生长建设周期没十年别想成规模的橡胶公司外,其余几家无一不是吸金大户,湖北和重庆不用说了,国防军目前全部国产装备的供应商,而上海江南专业造船后也焕发了第二春,仅去年就接到订单四万余吨,订单吨位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英商扬子江造船厂攀升到了国内第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经历了几年前的橡胶风潮后一直死气沉沉,如果注入这三家优质资产恐怕立刻就会引来无数目光重新把市场人气聚集起来。只是这几家公司目前都不缺钱,又暂时不需要再扩张,完全没必要继续融资,为何要选择上市呢?想到刚才要出大事的言论,徐秀钧心里有些说不出的味道,就连走出大门也没回过味来,问和他同去政府办事的蔡公时道:“虎臣,这段时间副总统是不是特别缺钱?”

蔡公时在经济上没老友那么敏感,摇摇头:“不可能,前段时间华辰石油还和美国签署了技术协议,得到了2500万美元和价值300万的原材料,提前还掉你给三厂的贷款后实际手里还捏着500万,怎么会缺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