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很长时间民国依然是大陆军国家,所以杨秋决定开发两种新型装甲底盘,其中包括以三号坦克为基础的15吨级轻型坦克,放大t2型装甲车后的15吨级步兵战车、15吨级步兵运输车,15吨级自行火炮等等,还有半履带车,军用卡车,25吨和35吨底盘都需要提前预研起来。机械化是未来战争的基础,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哪怕数量和规模小也必须先研制起来。
还有就是口径问题,国防军一开始靠德国援助起家,选用的都是德国标准,但随着协约帮助武装35个师以及大量协约制式武器进入,标准化日渐重要,所以他定下了国防军未来武器基本口径,包括762、9、127、168(1912霰弹枪)、25、40、70、80、85、105、120、155、210、305、406毫米等枪支和火炮口径,将来除特殊型号外其余任何设计都必须套用这些标准。
除标准和装甲建设这些未来计划外,眼前如何利用好协约这件世界最强联盟的鲜亮外衣,建立起一支具备强大威慑力的部队也急需考虑,所以他写完后又立刻让雷猛给国内发电报,务必要趁最近国产武器大出风头的时机,卖专利卖钱的同时也以制造不足为理由让协约援助一批同款军火,如果能成功,将不花一分钱能弄出几个拳头部队来。
当他写完这些后,石小楼等人也已经目光骇然的走了出来。
杨秋接过文件,搁笔说道:“国家北方能不能保证至少五年稳定,数百年边患能否解决,就靠你们了!”
第四三十五章 要军火吗?
“号外,号外!西线大捷!”
“远征军瑞尼韦尔大捷,歼灭17万德军!”
大清早的南京街头响起了嘹亮卖报声,来自欧洲的捷报将人群纷纷吸引过来。经过数年发展这座城市已经隐隐有了些都城气象,连当地人说话的口气都变了很多,谈论国家大事时的口吻和像当年的皇城根一模一样。此次突然传出的叫卖声让这座城市又找到新的谈论点,所以哪怕比平时翻个倍的价格,报童们依然被团团围住。
“啥啥……?17万?我的乖乖,真的假的?”
“假的?不识字啊!看到没,法国总统亲口颁布的战报!法国大总统,还有假?”
“凶什么凶?老子不识字咋了?老子三个娃子都在学堂呢。”
“得得,别争了。对了,这瑞尼韦尔在哪呢?”
“管它在哪,17万德国兵,呵呵……要说还是我们杨司令手下的丘八爷厉害。我就奇了怪了,前几天我还路过军营,也没看出来多厉害啊?”
“有啥开心的,想当年人家日本兵一口气打赢百万毛子军呢。”
“百万个屁!毛子那也叫兵?被德国打得都快灭了国了!这么厉害的丘八爷,愣给咱打败了,说明啥?说明……他小日本只配给我婆娘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