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若非梁启超和自己是半师半友,汤觉顿甚至想在他头上淋水让他清醒些。杨秋虽说是副总统,但也是国家改革发展委员会的委员长,全国发展和地方改革都要经他之手!就算这些都没了,可他还是国社的党主席,黎元洪和唐绍仪不过是执委罢了,要是把他逼急明天就能登上大总统宝座,谁又能拦他?再说了,各省自治是不错,但自治又不是独立,中央的政令依然是铁律!就算苏浙皖三省一起,也都是不能对抗中央的啊!

见到汤觉顿不说话,梁启超心底有些生气,怎么说也是草堂弟子,所以板起脸说道:“此事若是你不去做就算了,我自己去南京找张季直,总不能让他杨秋把苏浙皖三省搞得乌烟瘴气。”他狠狠推开门,但还没走出去就有人冲了进来:“梁先生,不好了!刚才南京发了通电,唐绍仪总理调整了部长人事,大总统也签署通过了。”

人事调整?汪兆铭眼皮子猛跳,难怪张季直这些部长一个都没来苏北,唐绍仪这个内政总理也不闻不问。连忙追问:“怎么调整?”

来人咽咽口水,说道:“伍廷芳先生和蔡元培先生的外交部和水利部都被拿掉了,换陆征祥出任外交部长,北京财政局局长廖仲恺出任水利部长,还有……”他看一眼汤觉顿,这也眼神让后者突然非常不妙,没等问话脑袋就一下子懵了。因为那人说道:“我们张部长也被换了,由觉顿兄接任农业部长。对了,悬着的司法部长也出来了,是杨秋嫡系邓玉麟,听说他已经与上月在退役。法国回来的胡惟德改出任副总理。”

我当农业部长?!汤觉顿只感觉头皮一阵酥麻!你免掉张季直也行,换自己的亲信上去更好。但突然让自己上去,而且还是这个共和党的生死时刻,这不摆明了要制造共和党内部分裂嘛!再看四周众人望着自己的眼神,汤觉顿只觉得头晕发胀不知怎么办才好。

别说他了,就连汪兆铭和梁启超都浑身发冷。因为国会议员是要选的,但部长都是由总理任命的,所以唐绍仪能很轻易配合杨秋拿掉这些棋子!在全国上下都盯着江苏,盯着自己这些人的时候,民党、和共党内三位最重要的元老却被唐绍仪一撸到底,谁还不明白意思?这一巴掌也实在是太响太辣了!汪兆铭沉着脸,自从答应黄克强来民党后,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压力重重。和国社相比,几年来民党的劣势不仅没缩小反而扩大了,因为如今杨秋夹袋里面的人比袁世凯当年还雄厚。拿掉三位部长的唐绍仪不说,又让邓玉麟去司法部!胡惟德又起来了,还直接把廖仲恺和汤觉顿扶起来分裂民党和共和党……这手段,哎!克公,我是肯定要辜负你的厚望了。

一巴掌将蠢蠢欲动的民党和共和党继续压住后,杨秋又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抵到徐绍桢面前:“徐省长,我本来是不想管也不该管你们江苏的事情的,但你自己看!这就是你当政四年给中央的交代吗?!四年里土地不仅没扩散反而愈加集中,地方上巧立名目收取的杂税十几种!这两年欧战全国经济一片向好,就你们江苏每年才增长不到半成!你们江苏到底要干什么?是不是要给中央一个下马威!”

徐绍桢汗都出来了,但杨秋却不给他任何辩驳和说话的机会,又把一叠犯罪记录丢到他面前:“大总统已经说了,谁做的事情谁负责,这些人你按照名单点名吧!所有犯罪记录都是有实有据的,司法部、警察、廉政公署,税务司都会配合你的工作,要想走就先把这件事干好了再走。别当了一辈子官,到头来却被几千万老百姓戳脊梁骨!”

这番话说得徐绍桢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等杨秋走出去后才拿起犯罪资料翻看,可当看清楚上面那一排排醒目的名字后,心脏差点蹦出来了,按照这上面点名……江苏官场和士绅还能剩下多少人?!

第四六十三章 大国之路(七)

“江苏是我们的地方,各省自治是他杨秋提出来的,现在凭什么收回去?我们要抗争到底!”

汤觉顿迷迷糊糊走到外面时,那个张行书还在大放厥词谈江苏自治。他也赞成各省自治,但问题是自治不是独立,也必须执行中央改革政策。可笑那些人却以为自治就等于独立,谁也不能插手,这不是玩笑嘛!当然,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相比,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突然成为农业部长的震惊。说心里话,到了他这个位置肯定是想往上爬,但国社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也就剩下农林水利几个部长职位能分配,这还是人家故意手指缝里漏出来的。

农业部长啊!看对待土地就知道杨秋对农业是认真地,绝非以前那些人能比,可以想象这个位置绝对非常重要,问题是……自己要是接了这个职位,还要不要做人了?还没想完,张行书见到他就喊了起来:“呦,这不是觉顿兄嘛,在下要向您道喜了,农业部长……好!”虽然一个好字,但语气却冷硬的很,四周众人的目光也各色各异,就好像再看一个叛徒般。

汤觉顿没理他,与这种人争辩只能是越争越黑,所以自顾自下楼准备去见见杨秋。这个农业部长的位置实在是太扎手,即使心里想也是不能干的。但他才走到楼梯口,几个身穿制服的年轻人突然迎面走来。

“谁是张行书?”

年轻人穿着笔挺制服,腰骨笔挺一看就绝非警察,反倒像那些严格训练的军人,随着他们上楼一股子肃杀的味道瞬间弥漫而开。汤觉顿更觉得这些年轻人来历不凡,因为他们腰里佩戴的全都是民元式手枪!身为草堂弟子,他和蔡锷等军界的人很熟,所以听过国内武器配属中的不成文规定。就比如东北和西北为对付流寇,个人是可以持有猎枪的,但必须要有持枪证,否则就是违法凡被发现当场击毙。而这个民元式手枪从参加欧战后就被各国公认为一把好枪,英法还购买了专利仿造,所以只配属军方和机要单位,警察哪怕是总警司都只能用国内自产左轮手枪,所以这些人显然不是警察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