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卓凡点点头,由于从伊犁河河口到部队集结地的托马尔有70公里,而湖面宽度却只有50公里,为隐蔽抵达,所以这段路将利用河水的流速和蓄电池推进,只有到托马尔后,才会开机全速横渡。所以登陆艇需要额外带近两吨的电池组,至于航空发动机,他详细的看了看问道:“杨师傅,真能保证到20节的速度?”

“您放心,都已经在鄱阳湖上试验过几次了。本身艇就有13节,加上这种发动机有一千马力,足够满载40吨冲到20节,要是分量轻点,22节都行。”

看完登陆艇后,卓凡又去检查火力掩护艇。由于湖面宽度大,所以炮兵无法支援,而且登陆是选择夜晚,飞机轰炸也没准头,所以做计划时他就想到需要一种能提供火力支援的装备。他选中了陆军轻型12管107毫米火箭炮。其实陆军还有更大的火箭炮,但因为体积大不合适,而这种体积正好,后坐力也小,非常适合装到登陆艇上。火箭弹射程也有7公里,虽然这个距离上精度很差,用作临时火力还是够的。

杨师傅的带领下,他很快见到了8艘正在组装的火力艇。火力艇是用小型人员运输登陆艇改装的,上面铺了层木质甲板做射击平台,下面用钢管支撑。每个平台上装3门火箭炮,一共36管,瞬间火力超过一个105榴弹炮团。为长时间掩护,下面船舱弹药库,三个大天窗可以确保弹药较快的输送上来。36管火箭弹架加72发备用弹,火力堪称强大。但如果被敌人炮弹击中,下场估计会更惨。

不过他现在来不及考虑这些,巴尔喀什湖又不是大海,没有重装甲火力船,只能因陋就简。杨师傅保证两周内能全部完工后,他决定再去空降师看看。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空降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昨天司令部的气象专家说这两周很可能有大雨,严重的话还可能是冻雨,所以司令部都很担心。

但才坐上吉普车,耳旁就突然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

“呜……”

警报声吓了大家一跳,连厂棚里的师傅们都纷纷出来查看。士兵们更是以最快速度将伪装网和芦苇席覆盖在裸露的机器零件上。卓凡也吓了一大跳,扭头看去,靠近组装区的8门85毫米高炮已经飞速旋转指向西南,十几辆半履带防空车上,炮手更是已经将40毫米炮弹压入自行高炮内。

他正要加速驱车寻找隐蔽点时,一位年轻的准校突然跳上车:“长官,快走!雷达发现不明飞机在靠近。对了,能不能送我去三营,我要回去指挥防空。”

“三营?”卓凡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扭头看去。26岁的模样,身材高瘦,相貌和气质都与总统非常像。不过他没多说什么,一踩油门向三营方向冲去。

此时,刚飞到湖面上空的熊博飞已经得到地面预警,立刻抛掉副油箱向可疑目标方向冲去。不到五分钟,他就看到4架bf109和4架最近苏军开始装备的il2从巴尔喀什左侧试图横穿大湖。

“是中国飞机!迎战!让博鲁夫他们去侦查,然后各自突围!”坐在bf109机舱内的马拉斯耶夫上尉也发现了对面的雷电。虽然新装备的il2依旧没有无线电,但编队出发前就已经做好预案,所以4架109转向迎战的同时,il2立即分散向芦苇三角洲冲入。

但他们才接近芦苇三角洲边缘,就被另一个方向赶来的雷电小队拦住。

得知增援抵达,熊博飞放弃了il2,全力向自己的猎物看去。不过他也很奇怪,没想到会遇上bf109。因为自从雷电进驻西北并执行侦察和巡逻等制空权任务后,苏军前沿侦察机损失惨重,被打出了史无前例的56:0的败绩。所以苏军开始主动收缩,尤其是减少bf109升空。这不是苏联飞行员畏战,相反,他遇到的大部分苏军飞行员都很好斗,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库利克不希望最好的飞机消耗在日常任务中。

正因为这样,现在一口气出现4架才很古怪。

熊博飞并不知道,其实这次出来,马拉斯耶夫上尉是奉第一六集团军司令卢金中将的命令。因为他觉国防军不应该放弃巴尔喀什湖这个大漏洞,所以希望搞清楚这片芦苇三角洲是不是隐藏了敌人。而且这次任务也没告知卡拉干达司令部,只是卢金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