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页

相比“威尔士亲王”号的防空火力,德舰的防空火力弱了不止一点,尤其是为人诟病的37毫米手拉机,根本无法与“郑州造”媲美。最让庞勋诧异地是,“齐柏林”号航母居然安装有16门对海作战的150毫米舰炮!要知道,哪怕战舰吨位再大,每一寸空间都是非常珍惜的,航母因为甲板开阔,本身就不好布置高炮,德国海军竟然还将数百吨的吨位用于安装重型火炮,实在让他感慨德国海军自上次海军战败后被阉割太狠了!以至于严重落后世界海军潮流。

12门105毫米高炮、22门37毫米手拉机和28门20毫米速射炮,根本挡不住蜂拥而至的“夜叉u”和“鱼鹰u”。

早上6点20分,第一架“夜叉u”俯冲轰炸机突破防御圈,能抗住500磅炸弹的装甲甲板,却挡不住从中国配套引进的800kg航空穿甲弹。炸弹很轻易就穿透舯部甲板,深入机库后发生爆炸。猛烈地爆炸,让地面上战无不胜的德国人品尝到了思想和技术双双落后的苦果,封闭糟糕的通风系统,更助涨了炸弹的威力。庞勋的摄像机清晰记录下炸弹击中目标,然后火焰从下层甲板两侧喷涌而出的壮观景象。

见到“齐柏林”号中弹,bf109t疯狂地想冲入战圈追杀攻击机群,但面对性能强大许多的“海喷火”的拦截,反而被击落多架。

第一枚炸弹命中后,进攻轻松了很多,短短五分钟内“齐柏林”号就吃到四枚重磅炸弹。爆炸让甲板扭曲,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斑,火苗在封闭机库内来回乱窜,又将更多的德国水兵吞噬。“我们上!”等俯冲轰炸机离开,埃斯蒙德少校一声大喊,率领“鱼鹰u”攻击机从多角度向两舰同时发起鱼雷进攻。730公斤的英国航空鱼雷威力不足,但“齐柏林”号和“吕佐夫”号还是各自吃到4枚鱼雷,庞勋投下的鱼雷命中了后者舰艏,导致进水失速。

虽然两舰最后维持住了平衡,但还是在第二天上午遭遇蜂拥赶来的英美驱巡的围殴,最终自沉。

庞勋他们没有逗留,因为还有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在等他们。就在攻击机群带着损失9架。重创2艘德国主力舰的战绩回航时,“提尔皮兹”号长波雷达发现了两个靠近的目标。

“他们说是巡洋舰。”俾斯麦号舰长林德曼向吕特晏斯传达消息。

拥有世界最精良机械加工技术的德国人,在电子技术上却很落后。两舰安装的长波雷达发现距离短,尤其是对海搜索,即使最佳天气里也从没超过过20公里,而且也没法通过信号源强弱辨别舰船种类,所以“提尔皮茨”号上的雷达员完全是按照经验,判断对方是巡洋舰。

可事实上,这2艘正是皇家海军第一机动舰队的“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诺福克”号重巡洋舰,而且在“提尔皮茨”号发现它们的同时,就根据更先进的雷达读数判断出对面就是“俾斯麦”。

“航向310、全速、做好战斗准备。”吕特晏斯抢先机动。嘟嘟嘟……“俾斯麦”号拉响战斗警报,八门skc34主炮快速转向英舰方向。此时,“罗德尼”号上的霍兰特中将也将航向从240调整到280,还立刻呼叫在南面的两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尽快赶来。

十分钟后,双方拉近到15公里时,光学瞄准仪报告英国舰队出现前后速度差,其中一艘拥有超乎寻常长度的前甲板。吕特晏斯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巡洋舰,而是主炮全在前面的“罗德尼”号战列舰。

德国人曾经嘲笑“罗德尼”号是世界上最大的浅水重炮舰,但事实上作为战前的七大战列舰之一,“罗德尼”号虽然舰炮不如“科罗拉多”和“长门”,但防护能力却是big7中最强的。

吕特晏斯没有大意,因为他详细研究过“罗德尼”号,知道就算2打1,自己的skc34主炮也未必能切开对方的重甲。何况这片海域太危险,他不想在一艘“慢乌龟”身上浪费时间,所以干脆加速向南。“该死!该死!”这可把霍兰特气坏了,问题是他的两艘“乔治五世国王”还在40海里外,舰载机也刚刚完成攻击波在返航,至于“诺福克”号重巡,就算上去也不够人家打的啊。

“我想英国人应该请帝国为它装上梅赛德斯。”两艘“俾斯麦”上,基层军官们嘲讽着已经看不见的“罗德尼”,连甲板上的水兵都轻松下来,向着远方不停吹口哨。唯独舰桥内的吕特晏斯手足冰凉,因为他已经收到消息,“齐柏林”号和“吕佐夫”号遭到英国舰载机的进攻,进水严重已经大幅失速。

这就是说,对方的攻击机群很可能已经在回航的路上,算上重新装弹加油的时间,最多一个半小时后对方就能重新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