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高兴一次可真不容易,朝中大臣这次逮住了机会都往死里拍马屁,就连一向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左都御史刘宗周也忍不住拍了崇祯皇帝的马屁。
“哈哈哈,好。”崇祯皇帝龙颜大悦道,“就依卿等所言,将此捷报诏告天下。”
回过头来,崇祯皇帝又向秉笔太监王承恩道:“承恩哪,吩咐御膳房准备宴席,今天中午朕要在皇极殿大宴群臣,京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出席,哈哈哈,今天朕真是太开心了,一定要和诸位臣工一醉方休,一醉方休呀!”
“奴婢遵旨。”
王承恩领了圣旨,屁颠屁颠地奔着御膳房去了。
趁着群臣争相传阅塘报时,崇祯皇帝问陈新甲道:“陈爱卿,如果朕没有记错这个王朴应该是三年前升的总兵,还是由爱卿你举荐的,对吧?”
“万岁真是好记性,这个王朴的确是微臣带头举荐的。”
“好,要是我大明能多几位爱卿这样的贤臣,多替朕举荐像王朴这样的将才,又何愁建奴不灭,流贼不靖?”
“这都是万岁英明,臣委实不敢居功。”
听了崇祯皇帝这话,陈新甲高兴得都快晕过去了,真要说起来,当年举荐王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那次建奴入关,各镇每战每败,就没有一个报捷的,只有大同游击王朴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还带回了几根建奴小辫。
陈新甲本着尽量报捷不报败的原则,抓住王朴大做文章,指使几个御史言官在崇祯皇帝面前着实鼓吹了一番,王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落了个骁勇善战的名声,崇祯皇帝一高兴就直接把他升了大同总兵。
陈新甲还真没有想到,当初无奈之下举荐的王朴居然真的是个将才,今天当着群臣的面获得崇祯皇帝如此赞誉,可真是挣足了脸面。
崇祯皇帝又问道:“朕记得王总兵好像很年轻吧?”
陈新甲道:“回万岁,王总兵春秋二十有四。”
“还只有二十四岁?”崇祯皇帝忍不住赞道,“这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哪。”
陈新甲随口说道:“万岁,王总兵至今没有娶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