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这消息要是传到京师,整个北京城还不得炸了锅了?

黄希勇道:“三位将军有所不知,山东的白莲教已经和河南的流贼搭上线了,闯贼还派了一支精兵前来山东,白莲贼兵这才成了气候!”

“闯贼派了精兵前来?”李祖述点头道,“这就难怪了,现在的闯贼可不比从前了,从前的闯贼只是一伙流贼,成不了事,可从去年开始,闯贼就招纳了一批能人,策略也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乱杀乱抢,到处乱窜了。”

常延龄问王朴道:“将军,济宁如果真的已经失陷,那水路就走不通了,要不就在这里上岸,绕道青州去京师?”

南京参将黄得功忽然说道:“将军,末将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王朴道:“说。”

黄得功道:“这济宁城要是夺不回来,运河就会被掐断,南方的漕粮就没办法运往北方,这几年北方连年大旱,京师、九边的上千万百姓和将士全指着南方的漕粮活命呢,这漕粮要是运不上去,后果就不堪设想啊!”

王朴心中暗暗点头,这黄得功能有这番见解,足以证明此人并非一介武夫。

黄得功接着说道:“还有,末将以为现在是收复济宁的最佳时机,因为现在贼兵刚刚攻占济宁,立足未稳,如果再过上几个月,等朝廷派大家前来征剿,那时候贼兵已经在济宁站稳了脚跟,就要多费许多周折了。”

王朴想了想,问黄希勇道:“黄大人,济宁城中大概有多少贼兵?”

黄希勇道:“进攻济宁的白莲教徒少说也有数万人。”

“数万人?”

王朴不由犹豫起来。

站在王朴身后,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甄有才忽然压低声音说道:“贼兵造反大多都是扶老携幼,数万贼兵中真正能有一战之力的最多也就三、五千人。将军要是能一举收复济宁,疏通漕路,这又是大功一件。”

王朴听了心头一动,要是能在进京途中顺手再立大功,又何乐而不为呢?

王朴的目光落在黄得功身上,沉声问道:“黄参将,你有几分把握收复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