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范文程道,“就是这么个意思。”
“嗯。”多尔衮点了点头,说道,“明天本王就向太后上奏,派五千铁骑去灭了朝鲜。”
……
孙传庭在与王朴一番密谈之后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十二门红夷大炮留下了,王朴也认他做了干爹,可孙传庭却不敢肯定王朴是否已经成为他的心腹?孙传庭更不敢肯定他是否驾驭得了王朴这员悍将。
孙传庭发现王朴并不只是个纯粹的武夫,他是个极有思想的人,王朴“限制君权”的思想让孙传庭感到深深的恐惧。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君权至上的思想就已经在读书人心中扎了根,朱熹这假道学发扬的理学更是把“三纲五常”的忠君思想上升到了精神信仰的高度,一直到了阳明心学问世,儒家理学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才受到了挑战,原本已经边缘化的“君轻民重”思想才得以重新抬头。
凭心而论,王朴“限制君权”的思想符合当时一部份信仰阳明心学的儒生的理念,孙传庭也觉得应该限制君权。
可孙传庭脑子里想的“限制君权”和王朴脑子里想的“限制君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孙传庭的限制君权更多的是体现在大臣在朝堂上和皇帝据理力争,而王朴的限制君权则是通过武力迫使皇帝屈服。
虽然王朴也向孙传庭解释过,以武力迫使皇帝屈服只是乱世的权宜之计,大明皇帝永远都是朱家的子孙,可孙传庭对王朴的话深表怀疑,假如有一天王朴真的当了曹操,大明皇帝成了他手中的傀儡,他还会这样想吗?
一个声音对孙传庭说:“杀了王朴,这家伙虽然嘴上喊着不篡明,可他其实就是另一个李自成,而且比李自成可怕十倍,一百倍!要是不杀了王朴,大明江山总有一天会亡在他的手上……”
另一个声音马上反驳道:“不行,不能杀了王朴!先不说能不能杀得了他,就算杀得了也不能杀,如今流贼蜂起,建奴猖獗,大明国势已经危如累卵,而王朴就是那个仅有的能够力挽狂澜的人……”
带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孙传庭离开了大同。
孙传庭的下一站是西安,他要去见左良玉、贺人龙、猛如虎这三员悍将!
……
大同,总兵行辕。
赵六斤疾步入内,向王朴抱拳作揖道:“卑职参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