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昂然应道:“是!”
“去吧。”孙传庭挥了挥手,和声道,“王朴这臭小子说话虽然难听,却也在理,安庆就拜托赵总兵了。”
……
赵信离了阁老府,一回到燕子矶大营就下令戒严,营内所有将士谁也不准单独行动,就算是上个茅房也至少得有三人相伴,还加派了比平时多十倍的巡逻队严密巡视大营四周,就算是一只耗子也严禁出入。
下了戒严令之后,赵信又把手下的几个参将召集到了他的总兵行辕。
赵信凌厉的目光逐一扫过几位参将脸上,沉声说道:“诸位,本镇刚刚接到消息,左良玉已经起兵造反了!”
这几位参将都是王朴从大同带出来的老兵,不愧是身经百战的战将了,听到这消息一个个居然脸色如常,没有丝毫吃惊。
赵信道:“本镇将带两万中央军去安庆接应唐总兵,我们的任务是守住安庆至少一个月,侯爷说了,安庆要是在一个月内失守,他就拧下本镇的脑袋当球踢!不过,在侯爷拧下本镇脑袋之前,本镇会先把你们几个脑袋拧下来!”
听到这话,几位参军刷地站了起来。
赵信厉声喝道:“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几位参将轰然回应,“一个月内安庆要是失守,将军就拧下我们的脑袋当球踢!”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把持朝政
次日,天色才蒙蒙亮,文武百官就在内侍的引领下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进了宫城,隆武帝虽然年幼,却把崇祯帝勤政的优良传统保持了下来,等百官依序走进奉天殿的时候,他已经早早坐在龙椅上了。
自古只有百官等候皇帝,从崇祯帝始才有了皇帝等候百官的先例。
文武百官依序跪倒丹墀之下,三呼九叩之后才起身分列两班,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子安上前一步尖着嗓子喊道:“万岁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