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胡说。”王朴道,“在汉代以前,宫里根本就没有太监!”

吕大器道:“可内侍要是没有净身,他们秽乱内廷怎么办?”

王朴反驳道:“要是皇宫里没有那么多正值妙龄又找不到男人的宫女,要是皇帝也像三位阁老一样只有一位老妻几房美妾,就算内侍没有净身,他们有可能秽乱内廷吗?难道三位阁老府上的家丁都是净过身的?”

钱谦益、吕大器面露尴尬之色。

王朴道:“钱阁老,吕阁老,本侯的话可能难听了些,可事就是这么个事,理也是这么个理,两位阁老回去后就各自准备一下,明天早朝的时候让人把这三条针对大明律的修改意见提出来。”

孙传庭道:“最近都察院和科道衙门补充了大批恩科进士,这些恩科进士都是隆武帝的天子门生,你提出的这三条针对大明律的修改意见肯定会遭到这批恩科进士的口诛笔伐,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他们也一定会群起讨伐的。”

“恩科?”王朴愕然道,“什么恩科?”

孙传庭摇了摇头,苦笑道:“新皇登基之后一般都会举行一次恩科,以示皇恩浩荡,本来恩科也应该在秋后大试,可今年情形特殊,万岁爷为了早日选拨人才充实六部、都察院和科道衙门,恩科就改在上月举行了。”

王朴怒道:“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

孙传庭道:“这是大明朝的惯例也是好事,再说当时你在武昌平定左良玉叛乱,所以老夫就擅自做主了。”

王朴气道:“这次恩科补了多少京官?有没有外放的?”

钱谦益道:“此次恩科补了一百多名京官,不过没有外放的。”

“好家伙,一口气增添了一百多名京官?”王朴的脸色霎时变了,气道,“现在国难当头,国家的财政如此困难,居然还要大肆增补官员,这不是让国家财政雪上加霜吗?不行,明天早朝再加一条,对六部、都察院、科道衙门进行精简,裁汰冗员。”

“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了?”孙传庭悚然道,“你这么做是把万岁爷架在火上烤,知不知道会在南京掀起多大的风浪?”

“乱世用重典,多大的风浪也在所不惜了!”王朴沉声道,“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了,最迟拖到九月,建奴肯定会大举南下,我们必须在六个月内扫平隐患,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才敢放心和建奴决战!”

王朴有王朴的考虑。

江南最大的势力有三股,一股是以东林复社为首的士子,掌握着舆论导向,一股是以南京勋戚为首的豪强势力,另一股就是为数众多的江南富商,这三股势力控制着江南的经济、舆论和财富,可以说是南明朝廷的统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