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页

而且老子是卫所兵,儿子也必须是,全然没有转行的可能。

跑也不能跑,一旦跑了就是逃籍,只要被抓到那就是按照军规绞死的下场。

这种畸形的制度下,也许第一代卫所兵的战斗力还不错,但从第二代第三代开始就会急剧下降。

到了明中期,卫所兵跟叫花子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到了嘉靖时期,几万卫所兵被几百上千的倭寇追着跑。

不是他们不想打,是真的能力不允许。

后来戚继光包括边军走的都是募兵的路数。

这可以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不是合理的模式。

长此以往,只会让地方军阀权力极度膨胀,最终做大尾大不掉。

朱由榔觉得最合理的兵制模式还是募兵与府兵结合。

这样国家不至于无兵可征,朝廷又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做到压制地方,让地方乖乖的俯首称臣。

大明立国三百年,皇威还是在的。

只要朱由榔能够把这个模式定下来,好好发展个几十年,相信大明的前路会一片光明。

当然,这个得循序渐进的来。

第一步还是稳固朝廷对于军队的控制,朱由榔要把虎贲军的军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别说是武将,就是太监也休想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