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这样的军队永远不会背叛民族和国家,即使领军的将领出了问题,也会遭到官兵的抵制,无法调动军队为祸。

京营只是一个开始,朱慈烺以后要把“思想教导官”的制度推广到所有的大明军队中。

但大明祖制森然,冒然改变军制,给军中派遣“政委”,不但会遭到军方,也会遭到朝臣的一致反对,即使贵为皇太子也无法抗拒那种巨大的压力,因此朱慈烺不能在军规里明写,只能先从小处做起,先把人派到京营,从思想教导官兼职发饷官,再循序渐进的将“思想教导官”变成前世的政委,拥有除主将之外的第二大权力,施行和“以文制武”不同的“以文监武”。

监,不是监视,而是监察。

军队的训练和指挥一概不干涉,一概由主将负责,但如果主将有异心,想要叛变,思想教导官就要出手了。

朱慈烺的用意,不是贺珍、张纯厚等人一时能理解的,朱慈烺也不多解释。

陈新甲和吴牲却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了,吴甡眼中是感佩,皇太子年纪虽小,但总是能提出让他耳目一新,忍不住击节叫好的政策来,有志不在年高。陈新甲却有点担心,兵部是京营协理,十名东宫属官常驻京营,做思想教导官,已经是违反了朝廷的规制,一旦被言官们,肯定少不了弹劾,到时他这个兵部尚书肯定又要被攻击……

演练完毕的韩琛上了台,向朱慈烺叩拜。

朱慈烺欣慰的点头:“干的不错,不枉本宫对你们的操练,回去一人领五两银子!”转头看田守信:“田公公,回府之后,给韩琛胸前加一块补子吧。”

第199章 太子演讲

补子,就是胸前的飞禽走兽图,也就是文官武将的官职体现,韩琛现在还是一个青衣太监,没有品级,胸前没有补子,朱慈烺决定赏他一个品级,以奖励他刻苦训练,今日在京营校场为皇太子涨了脸的功劳。

三十多天前,当适应了这个时代、开始为这个时代所谋划之后,除了民政军政的大战略,如何操练军队、锻造强军的小战略,也在朱慈烺的考虑中。

明末乱局,最令人悲愤的就是明军的孱弱不堪,不战而溃,要扭转历史,首先要扭转的就是明军的颓势。

朱慈烺先用身边的小太监做试验。

他从东宫中挑选了二十个小太监,每日随他到操场,他练习弓马,二十个小太监练习队列,当然了,是在他的指导和督促之下。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明白皇太子在搞什么,还以为他在玩什么新鲜的游戏,小太监们也都没有太当一回事,拖拖拉拉的,在朱慈烺毫不客气,严厉处分之后,所有人才明白,太子不是在游戏,他是真的在练兵!

虽然没有当过兵,但前世看过不少的军事电影和军事类的书籍,对步兵的操练之法,朱慈烺略知一二,他亲自当教官,一边训练一边总结经验,渐渐有所心得,再结合戚少保的纪效新书,就整理出了一套独特的队列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