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

春雨如丝又如雾。

如果是平日,三人说不定会吟诗作对,诗情雅意一番,但今日却谁也没有心情,小雨渐渐细密,三人心情越发低落。

方士亮忽然仰头看天,幽幽叹口气:“老师谏言不顺,怕是前途堪忧啊。”

黄宗羲虽有失落,但并不沮丧,沉声道:“不急,老师刚到朝中,时间有的是。”

方士亮摇头,叹道:“你错了,老师的时间怕是没有多少。”

“什么意思?”黄宗羲不明白。

方士亮对黄宗羲的政治敏感度很是鄙夷,不过还是压低声音解释:“陛下对老师的任命,去年九月就发出去了,但老师却迟迟没有进京,还连续的推脱了两次,老师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黄宗羲明白了。

刘宗周一生仕途坎坷,别人三起三落,他却是六起六落,犯言直谏始终是他不改的性格,每一次做官的时间都不长,不是辞职就是被罢职,进入崇祯朝后,虽然他名声越发响亮,官职也越来越大,但做官做不长的特点,却依然保持,渐渐的,刘宗周有点心灰意冷了,这一次勉强赴任,心里已经做好了你要是不听,老子就辞官回家的准备。

方士亮是他的学生,担任言官的时间又比较长,对他的心思有一定的了解。

相比之下,还没有入仕的黄宗羲就想的比较简单。

“老师此番入朝,心志本来就不坚定,如果陛下又不愿听从他的劝谏,尊而不重,重而不用,以老师的脾气,怕是不会长留的。”方士亮轻轻叹。

黄宗羲脸色一变:“不行!左都御史专纠劾百司,参维纲纪,老师责任重大,绝不能轻弃!我等必须劝阻老师。”说罢提高声调:“学生方士亮、侯方域、黄宗羲求见。”

没有声响。

“学生们只有一句话,说完就走。”黄宗羲的声调又提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