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迷惑官军,使官军向朱仙镇进军,李自成事先并没有在朱仙镇派驻防守人马,现在的朱仙镇就是一个空镇子,谁先抢夺到,谁就占据了优势。
最后剩下的一部分将士由高一功带领,暂时固守阎李寨,保护老营家眷,同时也是防备开封守军从城中出击,和朱仙镇的官军相互配合。
分派完毕,众将都是领命。李自成将袁宗第叫到面前,小声叮嘱:“绵之,你占了朱仙镇之后,要立刻构筑工事,防止官军抢攻。另外,在官军主力到达之前,你不可竖旗,不可大声喧哗,你要悄无声息的占据朱仙镇,切不可被官军提前察觉,不然官军说不定会改变策略,中途向陈留进发,那样咱们的计策就失败了。”
袁宗第字绵之。
闯营粮草只剩一个多月,如果官军改变主意,开到陈留,和闯营长期对峙,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闯营粮尽而退,如果官军顺势追杀,说不得闯营就会大败,所以李自成绝不能让那种情况发生。他必须在朱仙镇,利用水源的优势,逼迫官军撤退,然后他才有追击取胜的机会。
古代战争,怕是并不是进攻,而是后撤。
著名的淝水之战,后秦兵强马壮,投鞭断流,但只因为微微后撤了一下,有人就喊秦兵败了,随即一传十十传百,后方不知道前方的实际情况,几十万大军登时就乱了阵脚,人人都想要夺路逃走,结果是谁也逃不走,不等东晋追杀,自相残踏就败了。后秦也因此一蹶不振,不久就灭国。
作为多年的老流贼,李自成经验丰富,他清楚的知道,不论己方还是官军,都是打顺风仗的好手,一旦遇上挫折,稍有退败,一场小败说不定就会演变成一场无法抑制的大灾难。
尤其官军分属好几个部分,各部之间缺乏基本的配合和信任,即使是朱家太子亲自坐镇,怕也是不能弥合。而这正他可以利用的。
袁宗第得令要走,李自成忽然想起了什么,拉住他说道:“李过在陈留,额已经令他撤回来了,你要注意接应他。”
李自成的策略,乃是固守朱仙镇,以朱仙镇为桥头堡,以柳庄为中心,和官军对峙,然后再断绝官军的水源,令官军不战自退,随后他再掩杀——没有粮食,人可以坚持三天,但如果没有水,人连一天都坚持不了,官军十几万大军加上牲畜的饮水问题,短时间之内,可不是掘井就能解决的。
“是。”
袁宗第转身走了。
望着袁宗第的背影,李自成踌躇满志。
能否击败官军,奠定中原胜局,就在此一举了。
“军师,你觉得可还有遗漏之处?”李自成并非一个狂妄自大之辈,虽然计划已经够严实了,但他还是向牛金星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