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但朱慈烺不管,他下的是死命令。

“蓟州以东,永平以北的县城和市镇,全部放弃,顺天巡抚死守蓟州一线,而你永平巡抚,则是要死守永平,从建昌营,刘家口,一直到燕河城,抬头城,所有士兵和百姓,全部迁到永平城中,城外挖掘壕沟,加固城防,重兵死守,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建虏入塞的大概路线是界岭口、燕河城、迁安县城、三屯营、遵化、蓟州,最后到京师,因此不但迁安县城,连顺天巡抚驻节之地遵化城,蓟州总兵官所在地三屯营也要放弃,这几个地方都是小城小地,难以抵御建虏的重兵围攻,防守无益,必须放弃,全部百姓和士兵分别撤往蓟州和永平。

只要百姓撤退了,粮食都带走了,剩下的空城,就算留给建虏也没有什么。

此外,长城一线的峪口,从马兰峪到界岭口,所有的守军也要分批次的全部撤退到马兰峪之西,以加强西面的黄崖关、黄松峪等一代的防守——等于蓟州以东的长城峪口,暂时全部放弃,任由建虏进入。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的入塞,建虏偏师是从黄崖关破关进入的,而黄崖关距离蓟州只有四十里,虽然道路难行,但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如果这一次任由建虏偏师从黄崖关入塞,会增加蓟州战局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朱慈烺想要歼灭建虏偏师的战略构想,因此他要将建虏偏师往西面赶,黄崖关之西是黄松峪,黄松峪之西就是墙子岭,只要黄崖关一代的防守足够坚固,令建虏无机可乘,建虏偏师自然而然就会走墙子岭。

建虏第三次第四次入塞,走的都是墙子岭,墙子岭对建虏是轻车熟路,在黄崖关受阻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再走墙子岭。

如果建虏不走马兰峪之西,而是径直从马兰峪之东破关入塞的话,那么,两路建虏就会变成了一路,所有建虏都将被隔绝在蓟州之东,建虏兵分两路,左右钳击的部署,就算是失败了,对朱慈烺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依托蓟州防线,结硬寨,打死战,建虏定然是寸步难行,这一次抵御建虏入塞的战略目的,轻松就可以达成。

所以建虏的两路人马绝对不会全部自蓟州之东入塞,他们一定会左右两路,分进合击。

布置完命令,见永平巡抚马成名和蓟镇总兵官李居正都面有难色,心知他们有所顾忌,担心被朝廷怪罪,于是脸色一沉,冷冷说道:“本宫衔有圣命,撤离长城,坚壁清野乃是本宫的决定,但有责难,不论是陛下还是内阁,一切都由本宫承担,尔等不必忧心,照做就可以了。”

马成名和李居正相互一望,都是拱手:“臣领命!”

太子是国本,领密旨圣命而来,又有开封大捷的声望,他们不敢不听,何况太子已经做出了保证,那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听了太子的命令,被言官弹劾,以后可能会丢官,但如果不听太子的命令,现在可能就会被罢职了。

“此外,撤离百姓时,要遵从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宗旨,动静越小越好。”朱慈烺先叮嘱马成名,又转对蓟州总兵官李居正说道:“李总镇,沿线长城峪口的撤离,就交给你了,在这之前,你要封锁长城,不允许任何人出关,我大明坚壁清野的动作,绝不能提前为建虏所得知,等到十一月初一,就可以分批撤退,十一月初三,全部撤退完毕。此项任务艰巨,非李总镇一人所能完成,因此本宫会派参将董朝甫,领八十名夜不收配合你。”

“是。臣领令。”李居正急忙抱拳躬身。

“坚壁清野能否坚决执行,关系到此次抵御建虏入塞的成败,”朱慈烺环视在场众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因此绝不允许任何人,用任何理由,阻扰拖延坚壁清野的进行,但有违抗者,一律以通虏论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