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民为丁税所累,不得不逃匿隐藏,甚至摔死婴儿,以减少丁税,而富户拥有大量田产,所交丁税却也不过九钱,更有各种避免税的手段,赋役严重不均。”
“富者田连阡陌,没有丁差,穷民地无立锥之地,反多徭役!”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赋役不均,不公不义。人心不平!”
“如此,地方隐藏人口、贫民逃亡的现象日趋严重,国家财赋日渐枯竭,民生凋敝。长此以往,大明必将大乱。”
“臣以为,丁税之策已经是非改不可了!”
“如何改?”
“将丁税摊入田亩之中,按亩均派。”
“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如此,穷民不再为丁税所困,可以安心生养,不用再担心交不上丁税,丰年能有存余,遇上灾年,也犹有自救之力。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为证,臣请在保定先行实施,将今年的丁银,摊入田粮之中。”
……
徐标的奏疏一上,立刻就轰动了朝廷。
自从张居正改革,实施一条鞭法以来,“田赋”和“丁役”就是朝廷的主要收入。就如人的两条腿,但徐标现在居然要动其中的一条,这如何不令人轰动?
至于丁税之弊,此时并非没有人提过,但很快即湮没于众多的奏疏之中,因为谁都知道,摊丁入亩,其实是动了天下有钱人的奶酪,“摊丁入亩、地丁合一”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但地主大部分都是士绅,朝廷官员也多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这样的政策,又怎会得到朝廷的支持?
所以,徐标的奏疏令群臣震惊,徐标这是怎么了?疯了吗?
一石卷起千层浪。
徐标的奏疏内容迅速传播开来,虽然陛下还没有态度,但内阁户部官员却已经是紧急开会,研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