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页

因为距离远,也没有千里镜,金砺此时还看不到金州的全貌和细节,但只北岭的情况就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他命令原地安营扎寨,竖起木栅栏,在营地周边挖掘壕沟,等待后续主力大军的到来。

这一夜,金砺小心戒备,只恐明军会发动夜袭,不想一夜无事,明军并没有夜袭,只是派人向他射了一封劝降信。

“王师即将收复辽东,你身为汉人,是一条道走到黑,遗臭万年,还是弃暗投明,回头是岸,副镇自己选择。”

“此时反正,尚不失荣华,若是等到兵败被俘,那就悔之晚矣了!”

“孟巧芳就是前车之鉴。”

……

金砺看完沉默,自大凌河投降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他已经在沈阳安了家,儿女满堂,他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了建虏的将官,反正大明,已经是不可能了。

……

天亮后,金砺开始派兵搜索周边,并在官道两边的几个小山头上用乱石和木头修建简易墩台。

明军不干涉,任由他们施为。

第二日,建虏后续兵马陆续赶到。

最先来到的是爱新觉罗尚善。

当纵马向前,近距离的观察金州和北岭之时,他惊讶的几乎不敢相信,作为前旅顺守将,他对金州旅顺还算是熟悉,仅仅一年之前,他还数次巡视金州,但

眼前的金州却已经不是他印象里的金州了。

——金州北门外的平野上,无数沟渠纵横,明军最少挖掘了三道壕沟,每道壕沟都宽约一丈,壕沟前宽达数十步的拦马沟,拦马沟外百步则是密集的小坑洞,用来阻止盾车快速靠近。

而壕沟挖出的土在背后堆成为土墙,土墙高一丈,隐隐看见有明军在土墙后闪现,三角日月军旗飘扬之下,每隔百步左右还有一个高起处,用竹筐装土,树枝做伪装,隐隐的好像是炮台。

这样的大型壕沟最少有三道,将金州北门外的原野和东门平野连接了起来,如同是三道护城河,将金州城紧急护卫在中间,而在每道壕沟的后面,都能看到低矮的,半截埋入土中的模糊帐篷,具体部署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帐篷密密麻麻,塞满了两道壕沟间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