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页

见已经不可挡,伊尔登和隆煦只能撤退,隆煦退回松山,凭城固守,伊尔登于松山城西北扎营,以为犄角。

……

锦州。

七月二十一日,明军各部陆续抵达松山周边,宁远骑兵营,宁远营,山海兵,京营,秦兵,蓟州兵,昌平兵,玉田兵,密云兵,保定丰台兵,联营十几里,旗帜震天蔽日,营帐漫山遍野。

下午,主帅孙传庭和副帅史可法在三千营虎大威、陕西总兵高杰、固原总兵牛成虎、北胜总兵李过的簇拥下,抵达松山。

同行的,还有军机次辅陈奇瑜,辽东巡抚黎玉田,军机杨而铭,袁枢,中书舍人张煌言,参军参政李纪泽,江启臣,刘子政……等一干文臣参谋,整个军机处,几乎都搬到了松山前线。

“万胜!万胜!”

三军欢呼,声震天地,气势惊人。

……

几乎是同时,阿济格亲自率领的援兵也赶到,和伊尔登合兵一处了。

——固山贝子傅勒赫,察哈尔小亲王阿布奈,喀喇沁右翼亲王杜陵,科尔沁小亲王,内大臣图尔格,镶白旗护军统领伊尔登,正蓝旗副都统宜巴里,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李率泰,还有各自大大小小的将领,一共五六十人,簇拥在阿济格的身边。

八旗各色旗帜震天蔽日,两白旗和正蓝旗的精锐骑兵和披甲骑兵,蒙古察哈尔,喀喇沁右翼,临近的科尔沁一部,连同蒙古八旗和汉军旗,总兵力两万一千人,看起来也是浩浩荡荡,兵强马壮。

论兵力,大明十万以上,建虏只有两万人,建虏兵力远远不是对手,但建虏全是骑兵,且有多年胜利的心理优势,阿济格又是一员擅打硬战的悍将,因此就表面气势来说,建虏倒也没有输多少。

“阿济格居然敢离开锦州坚城,往松山而来,倒也是狂妄至极,我军正可以一战破之……”

大明副帅史可法望着阿济格的将旗,对阿济格的狂妄很欣慰。

……

建虏中军旗下。